王常江不为洋人挖民族企业的高层
“许多流动的白领人才羡慕外企的高薪和环境,愿意往外企跑。
而我们做的许多业务却是从外企往民族企业挖人,难度可想而知。”
在亚运村的一栋涉外公寓中,这位37岁的浩竹猎头公司总裁目光炯炯地望着你,甚至感觉得到他目光中的灼热。忽然,他又笑了笑:“可我们做得还不错,挺有满足感的。”
专猎百万年薪CEO和王常江的采访约到了晚上7点半。电话里,他说:“最近客户特别多,大概只有晚上能有一到两个小时可以接受采访,你看行吗?”语音急促如雨点落地。
按照约定,记者在亚运村东部的一栋涉外公寓中找到了浩竹猎头中心。对于这家业内闻名的猎头公司,记者此前早有耳闻,他们已成功运作了很多百万年薪的高级人才跳槽。王常江已在门口等候,雪白的衬衫,没有扎领带,全不是此前想象的西装笔挺的装束。
王常江坐下来,他说话不绕弯子,甚至也缺少一些风趣和幽默,但是可以感觉到他被某种热情驱动着,间或用一些有力的手势,完全放的开。只有偶尔的时候,他会停下来咳嗽两声,还不忘表示歉意,说:“有点感冒,也没有时间休息。”
2000年初,他在北京创立了这家浩竹猎头中心,就全国范围来说,这不算是太早的猎头公司。但那时仍然有很多人不了解猎头,不知道猎头的含义,更不知道具体是干什么的。“当时有人拿到我的名片后,打电话给我,问‘还有没有猪头’。”王常江笑着告诉记者,也有人把他当成了一种名叫“老猎头”酒的销售,弄得他很尴尬,要解释好长时间才说明白。
然而就在短短几年中,我国持续快速发展的经济,带来了人才需求和流动的高峰,猎头行业也随之迅速崛起。王常江清楚地记得自己所签第一单百万年薪业务的细节。公司刚刚成立,经验不足、资源有限,更没有过硬的品牌,靠着猎人的敏锐目光,他发现某民营企业招聘百万年薪的老总。联系后对方并不信任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浩竹,委托了广州一家猎头公司。他没有灰心,用心地通过朋友找到了几十个候选人,并从中遴选出两个比较合适的人,告诉客户他已经发掘到可能的人选。之后对方的人力资源总监打来电话,说:“你过来吧,我跟你谈一谈。”开始时对方还心存疑虑,交谈后和浩竹签了合同,还支付了5000元定金。
原来广州公司推荐的人差距很远,而他描述的人非常接近要求。后来王常江又用真诚打动了其中一位候选人,把第一笔4万元的服务费拿到手。而现在,企业对猎头行业的认识以及浩竹在猎头行业的品牌,使得浩竹的收费门槛达到最低收费10万元,哪怕是猎取一个财务经理。
现在,王常江已经把“百万年薪CEO猎头”的字样印到公司每个员工的名片上。他说,最高端猎头公司的员工所“猎”的对象许多都是年薪百万元以上,可以做到大型企业的副总裁或中型企业的总裁一级的人才;最低的也要年薪30-50万,相当于大中型企业总监级人才。当然,收益也很可观,猎头收费一般是猎取人才年薪的三分之一。
民族猎头的成就感与困惑说起民族猎头,王常江笑了笑,说:“浩竹的猎头项目,主要是国内企业,能为民族产业做一点事情,我的确很高兴。还有人说浩竹是‘民族猎头中的旗舰’,我当然有成就感。”
记者注意到,在王常江口中,每个词的含义都区分得很准确。比如,他就这样界定:“自己获得别人的支持,赚得了财富是满足感;而你给了别人和社会多少价值,才是成就感。”
王常江现在的工作主要是给一些大中型国企和民营企业猎取人才,许多时候是从外企中找候选人,再进行细致的筛选,然后推荐给企业。可想而知,这样的工作是困难的,因为许多流动人才都羡慕外企的高薪和环境。但王常江居然做得令人刮目相看,像美的、中兴等不少著名企业的高管中都有他们推荐的。那么到底有哪些过人之处?他只是笑笑说:“靠的还是诚信,只有用真诚去打动别人才能保持长久关系。”其实,仅仅在公司创办两年之后,王常江就已经敢于放言自己的狩猎之道:年薪40万以下的人不猎,人品差的人不猎,不培养员工的企业不提供猎头服务。
关于狩猎技巧,王常江没有说。但记者和他的员工聊天时发现,一位自称来公司时间不算长的女员工可以随口告诉记者,如何巧妙地绕过谨慎的前台,瞒过多疑的秘书,一举找到要猎取的副总,并给副总进行“面试”。一点都不张扬,但招数的简单有效令人惊讶。
在一篇报道中看到,王常江很善于与被猎人才交朋友,真诚替他们分析思考未来的职业发展,让这些人到合适的岗位上去,真是“润物细无声”。
但真正要将合适的人才挖到企业,除了猎头的因素外,企业本身也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虽然猎头的费用完全是从企业这边获取,但王常江说,他会很直接地告诉企业的老板,要想吸引人才必须礼贤下士。“虽然你是董事长,但如果高端人才飞过来了,需要你开着大奔去接人,这时候,你最好连眉头也不要皱一下!”
可是,也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留得住人。王常江说,他就有过这样的教训,甚至堪称“惨痛”。几年前,他曾给一家民营企业网罗了包括总经理在内的6名高管,可是没想到,半年之内6人却陆续辞职。因为那家公司内部“裙带关系”盛行,有梦想的职业经理人根本无法施展手脚,也找不到安全感,只好都走掉了。“如果这样的问题都解决不了,尊重人才恐怕只能是空话,留人更不可能。因此浩竹会非常重视对企业的项目前期调查。”
“不要轻易跳槽,除非你想创业!”
转眼又到年底。每年的这个时期,各种招聘广告都开始冒出来,并渐渐在网络上呈现铺天盖地之势。或高薪,或职位,重重诱惑下,许多公司骨干人员的人心都开始动荡。还有的公司则请猎头暗暗启动新一轮挖人计划,有的甚至动用离间等卑劣的手段逼人离开原来的公司。
跳槽还是不跳?这是个问题。
王常江的观点是:“不要轻易跳槽,除非你一心想创业。”他曾对自己公司人才库里的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拿薪水最高的人,年薪超过百万元,很少跳槽。他们中有的虽然只有30多岁,但到一个地方后非常稳重。第二类人年薪数十万元,他们跳槽还算合理,时间一般是3至5年换一个地方。而最差的一类就是不到两年就跳槽的,这种人最浮躁,也拿薪水最少。“如果有人连续3次跳槽,而中间的间隔又没有超过两年的话,这样的简历我们通常是看都不看的。”
“而如果想自己创业的话,可以多找几家单位试试,广泛学习一下经验有好处。可是别忘了,个人创业成功的比率不足1%。你是那1%吗?”
不是亲耳听到的话,很难想象这些话是出自一个猎头口中,因为他们获利的途径不正是帮别人跳槽吗?
王常江笑了。他说,自己当年就曾经是一个失败的跳槽者。在做猎头之前,他的理想是做一个中型企业的总经理,为此,他在10年间换了12份工作,不停地跳槽,最短的一家公司两个星期,最长的也只有一年半。他说,那10年是一段非常失败的个人职业生涯。直到1999年底,他才开始清醒,发现自己个性太强,根本不适合做职业经理人。幸好,10年中他了解了众多的行业,也清楚了许多老板选人的标准,恰好在这个时候,中国猎头业开始蓬勃发展,有朋友把他带进了这个新兴产业。
曾有人用狼来比喻猎头这个行业,他们的特点在于:敏锐、迅速、坚韧、残酷、嗜血。王常江不喜欢这种比喻,他觉得好的猎头虽然同样感觉敏锐并且有耐力,但是不会去伤害别人,给人带来不幸。“如果非要用一种动物来形容的话,我认为应该用猎犬———忠诚对企业和人才负责的猎犬。”
资料来源:《华夏时报》04.12.09·华夏网
相关链接:http://www.chinatimes.cc/shendu/hxsd/2006-12-18/20061218204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