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主要媒体 ◆ | |
|
|
电视:
《中央电视一台》
《中央电视二台》
《中央电视九台》
《北京电视一台》
《北京电视三台》
《北京电视七台》
《太原电视台》
《香港东风卫视》
海外媒体:
美国
《福布斯》
《美洲文汇周刊》
加拿大
《东方时报》
日本《读卖新闻》
香港《南华早报》
香港《香港商报》
香港《香港经济导刊》
台湾《远见》杂志
全国部分媒体:
《中国日报》
《经济日报》
《光明日报》
《人民日报》
《中国企业家》
《中国企业报》
《中国经营报》
《中国青年报》
《中华工商时报》
《中国经济时报》
《中国名牌报》
《科学时报》
《生活时报》
《财经时报》
北京部分媒体:
《北京晨报》
《北京日报》
《北京晚报》
《现代商报》
《北京青年报》
《北京经济报》
《北京广播电台》
《精品购物指南》
外地部分媒体:
《南方周末》
《上海工商》
《广州日报》
《羊城晚报》
《厦门日报》
《每日新报》
《南方都市报》
《特区青年报》
《山东青年报》
《每日新报》天津
《深圳都市报》
部分期刊:
《智囊》
《商界》
《经理人》
《新经济》
《中国商人》
《当代经理人》
《新经济导刊》
更多媒体关注...
| |
|
|
媒体关注与专访 ◇返回主页◇
|
洋中介来了 你准备好了吗
记者 乔国栋
从10月1日起,我国的人才市场正式对外开放,外资开始参与我们的人才中介服务。虽然,我们政府在制订这一政策时,为了保护我们尚不成熟的国内人才中介市场,对外资的进入垫高了门槛--在中国境内从事人才中介服务活动的前提条件必须是符合一定资质条件的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组织;必须与中国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合资经营;他们不能将内地的人才"猎"到境外,只能从事人才引进及培训业务,但竞争毕竟开始了。
中国人才中介市场——尚未深采的富矿
外资进入中国人才中介市场,业内人士早已心知肚明。从1994年始,国际知名的一些猎头公司已经以管理顾问、人力资源顾问等变通方式陆续进驻中国。如雷文管理顾问香港公司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雷伯逊咨询顾问公司在上海开办了办事处。后来,史宾沙管理顾问公司、孔发利咨询顾问公司相继进入中国。现在,绝大多数全球跨国管理顾问公司包括TMP MONSTER都已经直接或间接地进入了中国人才招聘市场。在北京国贸中心、嘉里中心、赛特大厦等国际商务区里,就有光辉国际、CHINATEAM、美国JOBBANK等国际猎头公司的中国办事处。国外的猎头公司大多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但以北京、上海两地的公司运作较为规范。
由于多年来游离于政策之外,它们做业务"犹抱琵琶半遮面":不敢明目张胆地承认自己是猎头公司;对媒体敬而远之,更不敢作广告。但诱惑它们的是中国巨大的市场。有关数据表明,我国持续快速发展的经济,带来了人才需求和流动的高峰。2005年,北京地区人才总量将超过200万人,年均增长2.2%,每万名从业人员中人才占有量达到3400人,年均增长3.2%;上海2005年将建成亚洲的人才资源高地,人才总量将达到137万人;深圳最近20年里,人才总量增加了100多倍,目前需求仍然旺盛;而西部大开发各省区对于人才的需求更是迫切。今年,全国人才的流动预计将逼近1000万。这些都意味着人才中介机构巨大的市场机遇。
据北京市人事局透露:2000年北京的人才中介就创下了近8个亿的总收入。而全国的市场容量将达数百亿,如此大的市场难怪让这些国际"猎头"心痒难挠。
中高端猎头市场——水面平静暗流涌
据国家外专局日前公布的消息,首批通过资格认定的200多家境外人才中介机构,包括27家经济项目专家组织、37家文教项目专家组织、132家境外培训渠道和基地,以及14家"猎头"公司,他们将很快在全国各地开设办事处或分支机构,但必须与内地公司合资。
政策已出台了将近两月之久,而令记者想不到的是,洋猎头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四处出击。他们一直在观望着。"北京浩竹猎头公司的总经理王长江告诉记者,洋猎头并非没有动作,而是私下里进行调查分析并等待政策细则的出台。一位洋猎头公司的中国执行董事说了这么一句话:他们对《人才市场管理规定》的出台不觉得惊讶。加入WTO以后,中国的电信、金融、保险市场都将不同程度地开放,何况人才市场?再说,大家早就不请自到,现在不过是补发了一张市场准入的"身份证"。但目前政府开的这个门缝太小了,像"合资"这样的规定也太模糊,政府对我们开放程度到底多大、年限多少、有没有我们关心的档案管理业务,都不清楚。
记者拨通了"光辉国际中国办事处"的电话,接线的曹小姐也告诉记者:他们正在等待着中国政府对《人才市场管理规定》操作细则的出台,如果政策宽松的话,他们的办事处可能将升格。并且,前些日,他们也接到总部的通知,通知要求暂时对媒体保持沉默态度。而更耐人寻味的是前段时间发生的一件事:北京市人才市场给一家外资人才中介机构联系,想调查一下新政策对外资人才中介的影响,可第二天,那家机构却出现了人去楼空的怪现象。而外资机构的态度记者在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人才市场处得到了印证,有关官员向记者透露,具体操作细则正在商议起草之中。
无论怎么说,洋猎头要光名正大的进入家门,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洋猎头的进入会给本土猎头带来多大冲击呢?接受采访的几位业内人士都是抱以一种审慎的乐观,但与国外猎头公司存在较大的差距大家也都承认。
"王长江介绍:中国的猎头公司最早在92年出现在沈阳,名字叫"沈阳唯用",可惜运行不好,后来就听不到消息了。从1993年开始,直到互联网发展高潮到来,国内出现了近千家有猎头业务的人才中介公司,其中以猎头收入为主的公司尚不足百家。从这几年来的运作情况来看,中国的猎头公司多数存在着许多问题:人员素质低,偏重眼前经济利益,不注重长远的社会效益,给人的总体感觉较差。目前业内普遍承认人才库在分类的合理性、科学性、效率上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含金量也低得惊人。
赛思卓越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剑分析:对于国际化人才市场这一块,我们绝对做不过他们,我们根本没有这个市场。跨国公司这些外资企业所需要的国际化本土人才,他们只会通过国际猎头公司,即使与我们合作,也是他们拿大头。黄剑先生分析:依靠雄厚的资金,外资公司可以在短时间内打响品牌,可以收购大量的人才库,甚至会搞收购、兼并。另外,他们成熟的市场开拓方式,宝贵的管理经验,国际化的市场渠道,都是我们所没有的。
但黄剑先生并不认为本土猎头就无所作为了:自从1994年始洋猎头大举进入中国后,随着1996年亚洲经济的不景气,他们死掉的也很多。这些年来,一些"水土不服"的外资猎头在中国,也没赚到大钱。从实际业务来看,他们与国内的猎头公司还有一定差距。猎头的核心是你能不能为客户找到合适的人。洋猎头还没有在中国形成一个完善的人才库。如果以后洋猎头还以现在的方式去做,他们是不会做过我们的。黄剑认为,国内一些猎头公司如浩竹、赛思、科锐等公司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和规格,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
黄剑先生还认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公司有自己的先天优势,对国内的市场、企业文化都有深刻的理解,而且都会有自己的渠道,这些都是外资公司短时间内所难以达到的。据黄先生介绍:雷文国际管理顾问公司北京办事处,是第一家悄悄进入中国大陆的国外著名的"猎头公司"。由于他们对中国市场和客户缺乏理解,两年后就"卷铺盖"回老家了。
猎头业的高端市场,一般认为中国的猎头公司很少涉及。实际上国内、国外的企业有的已经交过手了。"王长江告诉记者:"我们和一些外资猎头公司在1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上有过交手,以前的时候输的多,后来便各有输赢。" 王长江认为:一些业内人士对技术性职位国内的猎头公司要比外资猎头公司做得好的说法有失偏颇,外资猎头目前多数由于国家政策的限制,不能大张旗鼓动开展业务,只好将业务集中在高端管理职位上并在国外签单;如果政策允许,他们进入中层职位的市场将对国内的猎头公司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因为技术性职位对国情和文化的要求更少,国际猎头的规范操作、丰富经验、充足的资金都会使他们大行其市。而国内猎头公司的渠道优势国际猎头可以通过资金收购国内猎头很容易地拥有,因此中端猎头国内公司未来可能面临巨大压力。而管理性职位,本土猎头未来将大有可为。一方面国内民营企业、改制后的国有企业迅速发展,在高端人才的需求上迅速增加,包括一些跨国猎头也承认这个事实;另一方面,外资企业也在大量地进行本土化。因此高级管理职位上的人才对中国国情的了解程度将影响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在中国本土市场的上的表现,国内猎头公司在管理性职位上将有大展鸿图的机会。
目前,一些外资猎头或者他们委托的投资中介,与浩竹猎头商洽合作的可能性。"王长江表示近期内浩竹不准备考虑与洋猎头合资,但是与他们之间的合作早就在进行之中了,在合作中可能会使洋猎头获得暂时的利益,但是学到的是国际化的经验和技巧。他表示,浩竹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考虑与外资合作,但那是抢占国际市场,同样浩竹可以外资合作方更多地获得利益,但浩竹会获得国际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对国内的猎头行业,但王长江还是有点担心:多数猎头顾问自身素质较差,猎头公司之间合作意识不强,将不利于与洋猎头的竞争。外资企业一旦通过合资取得政府许可的资格,将会向规模很大的中端市场进军,对国内的小型不知名的众多猎头公司将会产生巨大的压力。浩竹目前重要的任务就是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了,广泛合作,进行同行业的兼并、合并,产生规模效益了,才能真正与洋猎头站在一个起跑线上以较短长。
中低端市场——山雨欲来风满楼
据了解,截至2000年底,我国共有人才流动机构4100多家。其中,各级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机构3100多家,行业主管部门所属的人才流动机构420多家,民办中介服务机构630多家。另外,新的中介机构不断涌现,竞争异常激烈。"数量多,但规模大的少",国家人事部行政研究所的刘文彬这样评价目前人才市场的现状。
"正因为如此,外资中介才会紧盯着这块肥肉",黄剑先生放言:"外资中介绝对不会放弃这个市场的,未来的中低端人才市场的竞争将异常惨烈。""王长江分析:中低端市场走的是"量",技术要求比较低,容易操作,而外资中介的最大优势就是雄厚的资金,完善的服务。黄剑先生也带来了一个让业内人士不安的消息:一家国外著名的人才中介公司已开始收购国内一家著名的招聘网站,到春节时,这个消息将见分晓。这个消息似乎印证了黄先生的分析。
而某省人才交流中心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外人才中介的介入,对国内人才市场不会构成太大威胁。国内人才中介大多依托政府,能提供包括人事档案管理、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缴纳、转正定级和工龄核定等一揽子人事代理服务,这是国外中介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所以对人才市场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这种夜郎自大的感觉让业内人士颇为不安,中国入世了,这些所谓的优势将逐步消失。
记者见到一份北京市政协经科委的《关于北京人才中介组织的调查报告》,报告称北京的人才中介机构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据调查:规模较小、资源分散、各自为政、缺乏活力是目前北京人才中介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北京地区现有的人才中介机构是按中央各部委、行业协会、北京市人事劳动主管部门、各区县人事主管部门进行条块分割设置的。人们形象地把这种机制称为"一个家长一个孩"。这些中介机构的从业人员多则几十人,少则几个人,存档数量也非常有限,大多依靠原行政机关或租借几间办公室开展营业活动。办公手段大多还停留在手工抄写、整理、汇总资料的传统阶段。服务内容也仅限于存档、举办人才交流洽谈会、接待来访等,功能简单、粗放,处于低水平重复运行。
究其原因,一方面人才中介活动的收费价格没有按市场经济要求放开,影响了人才中介机构的竞争与发展;另一方面受户籍管理、住房、人事关系等体制约束,人才中介的大市场还未真正形成。目前人才市场最活跃的主体是以年轻人为主的中初级人才,中高级人才特别是高级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进入市场的很少。
政协委员在报告中建议:人才中介机构是人才资源的市场经营者,应实行以民办为主的方针;按照WTO有关条款与国际接轨的惯例,对现行人才中介管理规章进行彻底清理,补充"人有我无"的人才中介规章;创建人才中介协会,由协会组织从业人员上岗培训、人才能力(素质)测评,建立人才中介会员信息互联网络;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植人才中介机构加强同业或跨行业联合,扩大资产经营规模,向专业化、集约化、高效化经营方向发展,从而提供人才、技术、资金、市场等信息整合服务。
那么,外资机构进入国内市场后,北京的人才市场将以什么姿态抵御这迎面而来的挑战?来自北京市人事局人才市场管理办公室的消息说,为改善北京的人才市场布局上的不合理、硬件的相对落后、从业人员的素质低、市场服务手段落后的局面,北京市人才市场将加强人才服务机构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双管齐下,建设具有现代化水平的符合市场要求的人才市场。
丰台人才市场扩展了人才市场的面积,投资100多万元,在原30平米的基础上,扩展到了300平米,厅内有30多个展位,每个展位都预留了电脑接口。丰台人才市场打算从面对面的洽谈发展到完全网上交流,为引进外资打基础;东城人才市场从以前的一间房也扩建到1800平米。
另据了解,现在北京市人事局也正在研究《全市人才市场十年发展纲要》,目的是要以北京市为龙头带动各区县,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走自主经营、独立运作、逐步发展的道路。《纲要》将对人才市场的发展、对策、措施有一个详细的规划,预计今年年底以前将出台。
猎头纷争——猎枪会瞄准谁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时勘认为,加入WTO后,中外企业竞争最激烈的就是人才。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教授也认为,外资的引入将促进中国人力资源的市场化、职业化、产业化和全球化,国内原有规模小、效率低、专业程度低的人才中介机构将被淘汰出局,其中最大的受益者是人才。
国内人力资源专家表示,中国的人才虽多,但合格的人才却不能满足需求,主要表现在专业人才不够专,管理人才不够复合,基础人才培养不够,而广泛意义上要求人才的规则意识、职业道德、协作精神在中国人才中更加缺乏。比如IT也的软件蓝领非常缺乏,能够具有资深经验、很强开发能力的顶尖技术人才也非常缺乏,具有全球眼光、国际化运作经验的高层管理人才也极为缺乏,但处于中间层的人才却过剩。
"中国入世了,中国的人才将会受到哪些影响?王长江表示,中国入世对中国人才的整体影响是非常大的。首先从观念上,入世后中国经济将加入全球经济的大环境,中国传统的人才评价需要调整,原来的人才定义能做事就是人才,现在需要加上有规则意识、有责任感和协作精神。因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许多善于投机、浑水摸鱼的人有他生存的空间,而入世将使中国的市场经济走向成熟,不守规则、没有信用的人将会被无情的市场淘汰。其次在知识和经验上,要求人才掌握国际贸易和经济运行的知识,锻炼摸索全球经济圈企业经营的经验,才能适合入世的要求。另外国外企业用人方面的经验也将影响中国企业,比如国外企业用人时可能考察人才是否热心公益事业、是否有过志愿者经历,如果是会优先录用,因为他们认为这些人才更容易有责任感、更容易与人合作、更容易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复杂的企业市场环境;再比如国外企业在用人时往往需要人才提供以前企业的推荐信,往往考察人才在原来的企业是否工作出色,这就会促使人才在每个工作阶段努力工作,担负应付的责任为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打好基础。
可能现在每一个白领都梦想着猎头公司给自己打电话,这可能意味着一个更高层次的生活的开始。"那些人才会进入猎头公司的枪口?王长江认为:具有国际化眼光、知识、经验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国际化人才"是最紧缺的人才,他们对于中国应对入世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了解中国国情、同时具备规则意识和良好职业道德的本土优秀人才将是数量上缺口最大的人才,中国需要依靠他们将国内市场做好。这些紧缺人才由于市场的需要,猎头公司将更加关注。
摘自《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11月29日
|
版权所有:浩竹猎头网络部 (1999-2002) 请用IE 5.0以上 800×600分辩率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