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主要媒体 ◆ | |
|
|
电视:
《中央电视一台》
《中央电视二台》
《中央电视九台》
《北京电视一台》
《北京电视三台》
《北京电视七台》
《太原电视台》
《香港东风卫视》
海外媒体:
美国
《福布斯》
《美洲文汇周刊》
加拿大
《东方时报》
日本《读卖新闻》
香港《南华早报》
香港《香港商报》
香港《香港经济导刊》
台湾《远见》杂志
全国部分媒体:
《中国日报》
《经济日报》
《光明日报》
《人民日报》
《中国企业家》
《中国企业报》
《中国经营报》
《中国青年报》
《中华工商时报》
《中国经济时报》
《中国名牌报》
《科学时报》
《生活时报》
《财经时报》
北京部分媒体:
《北京晨报》
《北京日报》
《北京晚报》
《现代商报》
《北京青年报》
《北京经济报》
《北京广播电台》
《精品购物指南》
外地部分媒体:
《南方周末》
《上海工商》
《广州日报》
《羊城晚报》
《厦门日报》
《每日新报》
《南方都市报》
《特区青年报》
《山东青年报》
《每日新报》天津
《深圳都市报》
部分期刊:
《智囊》
《商界》
《经理人》
《新经济》
《中国商人》
《当代经理人》
《新经济导刊》
更多媒体关注...
| |
|
|
媒体关注与专访 ◇返回主页◇
|
袖珍猎头"买卖"百万年薪总裁
《中国企业家》2002年1月 记者 边杰
浩竹猎头的生存之道,只是全国大大小小1000多家猎头公司的一个缩影
33岁的王长江乐意接受各种媒体采访及参加各种人才论坛。这家只有4名正式员工的猎头公司的老总,频频出现在种种媒体上。浩竹目前是国内最知名的猎头公司,虽然这家公司十分"袖珍"。
第一单百万年薪业务
信仰了3年佛教的王长江相信"善有善报",包括他的第一笔业务的成交,他也认为是自己行善的报应。
王长江第一单钓到的就是一条"大鱼",为北京达因集团找一位百万年薪的总裁。王长江从网上知道达因集团在找总裁,就打电话、发E-mail过去。开始达因并不相信浩竹,他们已经找了广州一家有点知名度的猎头公司在做,但做了一段时间,结果不是很好。
有一天,达因人力资源部总监吴女士突然打电话给王长江:"你过来吧,我跟你谈一谈。"
王长江期待这个电话已经很久了,他心里十分兴奋。他事先已经通过网络以及朋友介绍,先后找了几十个候选人,筛了两遍,最后剩下两个人。
达因对王长江心存疑虑,想见面看看这家从来没有听说过的猎头公司究竟怎么样。谈了一次后。对方支付了王长江5000元的定金,签了合同,答应让浩竹去做。
"我的真诚打动了她。我不会说特别华丽的词汇,能做得到的就说,做不到的不跟人家谈。我做事的方法、策略她也很满意。"5000元定金给了王长江莫大的鼓舞,他开始加紧操作的步伐。
王长江先后分别与两名候选人见了几次面,其中的一位是美籍华人,有好几家公司都在找他。王长江一边与达因一方紧密联系,一边通过电子邮件跟回到了美国的这位候选人联系。
达因的董事长通过人事总监了解到王长江做事很"真诚",在没有见过候选人的情况下,就把达因的一些计划和资料发给了他。
"达因的真诚和我朴素的语言感动了这位候选人。"候选人很快坐飞机来到北京,王长江安排他们见面,一星期内谈了好几次,最后成了。前前后后花了一个多月时间,王长江收了4万元服务费。
王长江此后又接到了几笔小单子,慢慢有了些收入,他投了1万元到网上做广告,在科锐、中华英才网等挂上网站的链接。到2000年6、7月份的时候,浩竹已经慢慢有了一些名气,王长江再在招聘会发名片的时候,好多人就说,我知道你们。
狩猎之道
一年以后,浩竹已经很有名气了。浩竹的出名,很大程度上是借了巧力:王长江初期就注意网站的建设和宣传,并在各大搜索引擎登记网站,在网上检索"猎头",浩竹出现的概率非常之高。另外,"名片广告"也带来了一定效应。
"第一,入世之后,大家对猎头行业关注比较多;第二,媒体在向别人询问的时候,访问猎头哪家都来找我;另外,我在这个行业的一些见解还比较前卫、新颖。"
当然,王长江更愿意把自己目前的成功归结于"理念、经营方法和行为方式上与众不同"。这位从河南乡村走出来的浩竹猎头总裁身上有着几分佛教徒的淡然、恬静,虽然每天不吃斋,不做功课,但王长江爱"广结善缘",他喜欢这种带有善心的经营特色。
王长江喜欢操作概念,他曾经提出"不为找不到工作的人服务,只为不愁找工作的人服务",在业界引起一片哗然,后来他又提出"只对有人品的人才服务、只对可用好留住人才的企业服务",也受到了一些企业和所谓的人才的指责。王长江对这些指责不以为然,因为有更多的人接受了这些理念。
"未来我并不敢乐观"
出了名的浩竹和王长江经常会碰到人们诧异的目光:一个很知名的猎头公司竟如此"袖珍"!--4名员工、几台电脑、一部传真-------王长江解释说他有庞大的外援和人才网络,而这些给他带来无穷的资源和业务。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浩竹在组织机构上有猎头部、网络部和外援支持部等三个部门,这足以看出王长江的苦心,他想把平台搭建好,以便将来规范动作。
"年薪30万以下的我不做。"王长江把自己服务的对象定位在总裁级的人才身上。很多人主动找上门来,浩竹也把收费标准从3万元、5万元,调整到现在的10万元。
王长江现在很珍惜"浩竹"这个品牌,"媒体的曝光只是一个知名度的提高,如果你事情做不好,很容易毁掉品牌。"王长江计划明年在上海、深圳设立分支机构,他更大的目标是在各地设立合资公司,以"浩竹"统一品牌对外。
2001年10月1日,国家宣布人才中介市场对外国公司开放。这意味着有更多的洋猎头进来蚕食中国市场。有资料显示,2000年北京的中介人才机构创下了8亿元的收入,而据权威人士估计,入世后中国的人才中介市场将有数百亿美元的市场空间。
王长江分析,外资猎头主要市场在外资企业,本土猎头瞄准的是国内的民营企业、股份制公司、高科技企业。而王长江把竞争对手瞄准在外资猎头公司身上,"国内的猎头公司对我们不构成太大的威胁,他们做中端的比较多。"
"像浩竹这样的公司,从规模以及经验等方面上讲,跟跨国公司确实还有一定的差距。将来可能会做一些合并,或者一些扩张或者是收购兼并,扩大自身规模是我们必须要走的一条路。"王长江一直在思考着国内猎头企业的发展空间。
但在目前,国内猎头行业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从业人员素质低、业务动作不规范、企业经营面过宽、过度包装人才、过于注重眼前利益等等,这些都影响着国内猎头的壮大。
王长江忧心忡忡:"洋猎头实力雄厚、品牌形象很好、动作很规范,如果国内公司不注意的话,很可能被洋品牌打败、击垮,或者是被收购。对未来,我一点都不敢乐观。"
|
版权所有:浩竹猎头网络部 (1999-2002) 请用IE 5.0以上 800×600分辩率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