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调查不能少
将背景调查进行到底
目前国内人才市场上求职者往简历里注水、弄虚作假的人不少,比如虚报职位、夸大业绩、在就职的空白时间段上作假、提供假文凭和假职称证书,严重的甚至隐瞒经济问题等。更为糟糕的是,一些猎头公司在为客户做背景调查时,往往只是走走形式而已,有的甚至帮候选人做假简历,进行包装。所以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必须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将背景调查进行到底。
层层深入 全面摸清背景
一般来说,背景调查通常会由浅及深,进行电话咨询、问卷调查和面对面的访谈。通过这三种方式,可以初步得出候选人的基本情况。必要的时候,用人企业还要向学校的学籍管理部门、历任雇佣公司的人事部门、档案管理部门进行公函式的调查,分辨文凭和职称的真假、确认为人和表现如何、所得的奖励是否属实、是否有违纪现象等,以得到最真实可靠的信息。
企业在招聘高层员工时,尤其要注意对候选人的诚信和人品做深入的全面调查。据北京浩竹猎头公司的总经理王常江介绍,他们曾遇到过一个案例,初步调查发现候选人没有什么问题。但深入调查后,却发现他背地里运作着一个公司,并在其中占有很大的股份,而多数人对此不知情。和他本人进一步沟通后,所说的理由都很牵强。最后建议企业不要雇用他。
在确认没有大问题的基础之上,需要进一步做业绩调查。比如候选人在职期间公司的业绩翻了一番,要调查主要是什么因素造成的。是不是因为经济形势一片大好?如果这个行业平均已经翻了三番了,那么他的业绩与之相比并不出色。有没有别的人在其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离开了候选人业绩是否就难以实现?这都需要做大量细致的调查工作,以确认他是否真的有能力。
王常江介绍,他们曾为一家企业招聘一名销售总经理。此人在前一家公司的业绩很好,公司销售额提升了100%。但深入调查后,却发现在最辉煌的时期,有一个得力的销售总监在帮助他。在他的得力助手离开以后,公司的业务就有明显流失。这说明他的业绩不足以证明他的能力。
还有一个案例是招聘一个总经理,候选人在前一任公司业绩也很好。但深入调查后,却发现企业走到今天,很大程度归功于其董事长有独到眼光。候选人只是一个很好的执行者,更多地是在执行董事长的决策,本人在决策方面的能力并不足。而用人企业的老板文化程度不高,希望有人协助他做决策,所以这个人不合适。
如果想提高招聘来的员工,尤其是高层员工上岗后的成功率,还必须做文化适应性调查。
用人企业首先要清楚自己的经营环境和文化特点,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并了解人才在什么公司做过,具有何种优势,个性和做事风格如何,适应能力有多强。
这方面的背景调查难度最大,必须非常富有经验。王常江说,过去他们就有过一些失败的案例。比如从外企挖过来的高层到了民营企业做了8个月后就离职了。这个人的资历没有问题,能力也很强,但只专注做事,不讲究"做人",不愿意和其他人融合。当然,成功的案例也不少。比如他们曾给一家大型上市公司挖了一个年薪七八十万的经理人,此人在跨国公司工作多年,在到外企之前,在民营企业就做到了一定的职位,具有开放的心态和相当的容忍度,而且很善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现在两年多过去了,他给企业带来了很好的业绩。
兼听则明 避开法律雷区
在背景调查的过程中,应该始终遵循兼听则明的原则。
由于被调查人个人好恶的原因,提供的意见可能比较主观。譬如和候选人的关系比较好,就把他说得天花乱坠;而和候选人关系不好,就把他说得一无是处。王常江介绍,他们曾在对一个候选人调查时,就有人反映他有经济问题,结果在外围调查了二十多个人,最后证明他根本没有问题,是因为内部派系之争对他的中伤。
所以做背景调查时,还必须对被调查人做可信度调查,看他说话是否负责任。当遇到某些不良评价时,尤其不能轻信,而应扩大调查范围。主要调查对象:候选人的直接上司、人事部负责人、下属、工作联系密切的同事等。必要时还应涉及:候选人所在公司的其他人员、客户公司、竞争对手以及其他相关人员。这样才能确保调查客观、公正。
背景调查就像一把"双刃剑",运用得不好反而会伤及自己,甚至为公司惹来官司。在对求职者进行背景调查时之前应该先跟求职者讲清楚,只有经过对方同意后才去做。而且在进行重要调查时最好采取书面形式,尽量保存证据,万一打起官司来对公司也有利。
背景调查很难不涉及个人隐私,最关键在于信守保密义务,保守候选人的隐私。另外,要随时学习相关的法律条文,以防使用违法的手段去取证,招惹法律责任。事实上,候选人对你的配合很重要,很多经过调查后了解到的信息,如果直接和候选人沟通,让他告诉你真话,会简单得多。而且得到了他的支持和理解,就不会告你侵犯隐私权。
盯住空白处
面对一份简历或求职信,你首先该注意什么?是空白处。罗森说:"保护公司不受大的影响,应该注意一个人职业生涯和生活经历中那些无法解释的空白处。其重要性与进行犯罪记录调查比肩。"
一个空白处可能是清白的,有人"在家休养,或读书去了,或在重新安排生活"。但一些空白也可能是因为坐牢这样的事形成的。
罗森给出一个最有说服力的故事是,某申请人有两年不明不白的空白,让他解释,此人说那两年他在电脑学校学习。在哪儿?在一个政府资助的项目。这个学校在哪里?
最后搞清楚了:他是在加尼福尼亚有名的San Quentin国家监狱学电脑!如果不深入挖掘这个空白处的话,此人蹲大牢的经历将无法说清。
罗森说:"如果某人无法解释他在某段时间在干什么,背景调查几乎没用。"
资料来源:世界经理人 2003年12月1日
相关链接:http://www.cec.globalsources.com/GSB_400000_8800034011_1_B.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