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中介市场刻不容缓
记者 尹雪梅
工人日报消息:中介服务为人们所需要,租房子找中介,出国留学找中介,搞对象找中介……中介成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可是不知何时,中介的信誉一落千丈,人们开始警惕中介,慎选中介——
“3.15”期间,国家工商总局公布2002年消费者申诉十大热点,其中虚假中介问题十分突出,房屋中介、职业中介、留学中介、婚姻中介占中介服务申诉总量的82.86%。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董京生介绍,中介市场领域尤其是房屋租赁领域存在大量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象,已经成为消费者投诉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据中消协工作人员介绍,对中介机构的投诉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无照经营和超范围经营情况严重,利用虚假信息或格式合同陷阱骗取中介费,有的雇“托儿”或与不法分子串通,引诱消费者上当受骗,一些不法分子甚至利用中介服务从事拐卖妇女儿童等违法活动,一些合法的中介公司也时有越轨行为,中介市场鱼龙混杂。
针对目前中介市场存在的诸多问题,相关管理部门也曾多次联手进行查处。目前,北京、上海等地开展的整治违规房产中介行动,目的就是要规范和净化房屋中介市场,但是情况仍然不容乐观。
门槛太低监管乏力
既然对违规行为屡查屡禁,可为何禁而不止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研究所研究员赵怀勇分析说:“其原因一是‘门槛太低’,中介服务所需注册资本不多,领取营业执照简便,再加上技术含量低,相对来说又是高产出,利益驱动导致违法经营;二是‘多头管理’,除了接受工商部门的监督管理之外,还有行业主管部门,像房屋中介由房地局管,职业中介由劳动局管,出国留学中介由教育局管等。看似双保险,却给管理增加了难度。”他呼吁,要尽快采取措施,对中介市场实行规范化的管理。
“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政府的角度来说,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力度不够是一条重要原因;从经营者来说,很多经营者的心态不好,以为中介很赚钱,都加入这行,使得中介市场无序竞争;从消费者角度来说,消费心理不成熟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没有接受服务就要付费的观念,从而造成很多纠纷。”北京市房屋管理局市场二处的黄顺清处长谈了自己的看法。
北京浩竹猎头公司总经理王长江认为,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和人员素质偏低,看重眼前经济利益,不顾长远的社会效益,也是导致中介市场屡屡出现违规行为的原因。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中介组织自律机制不健全,缺乏市场运行的理念、规则和职业道德,也是原因之一。另外,政府部门检查都是“一阵风”,风声过后,该怎么着还怎么着,缺乏长效的监管机制,使得中介市场整顿迟迟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执业公示打造诚信
那么,规范中介市场,重建中介机构的信誉,到底应该怎样做呢?
“要把发挥政府部门的管理作用同发挥行业协会、职业联合会等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结合起来,逐步推行执业公示制度,将中介收费、职业道德、执业规程、纠纷处置等内容,向社会公开,堵住不正当竞争行为和不法行为产生的漏洞,同时对消费者加强教育和引导,提高消费者鉴别真伪,防范风险的能力。”赵怀勇研究员告诉记者。
“我爱我家”房产经纪有限公司企划副总裁胡景珲认为,房产中介人员要有较高的素质,不光要懂房地产专业知识,还要具备相关法律、金融知识,有了这样的人才素质,对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市场行为的规范将起很大的作用。
业内人士认为,中介市场上要建立起诚信机制,改变恶性竞争和无序竞争的状况,就必须建立起完善的信用体系、有效的淘汰制度和严格的惩治措施。在这方面,大幅度提高中介机构的违规成本,启动行政问责机制与民事赔偿机制,不失为一条重要途径。
摘自《工人日报》2003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