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MBA:何去何从?
据报道,今年的MBA联考报名异常火爆,达到了创记录的5万人。但与此同时,不少企业招聘时却更为务实,并不因对方是MBA便许以高薪。在近日举行的首届“华南名企MBA专场高级人才招聘会”上,仅有30多家企业进场招聘,而进场的MBA却有2000多人。不少企业认为“MBA一样要从低做起,职位和年薪只能根据他们进来后的真实能力来定”,与前几年MBA开口就要百万年薪的情况相比,现在的MBA似乎已不再是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中国的MBA教育从1991年开始试点,如今除西藏、青海、宁夏和海南外,全国出现了62所MBA教育机构。中国MBA已累计招生5.3万人,已授予MBA学位1.3万人。2002年,中国又批准了30所院校开展EMBA的教育。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加入WTO后,中国企业面临严峻市场竞争的挑战,成为MBA教育运动的原动力。目前中国有国有企业30多万家、跨国公司和合资企业40多万家、民营企业200多万家,需要35万职业经理人。按每年培养4000名职业经理人,要七八十年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强大的人才需求,拉动了MBA的人才市场价格。据中华英才网最新的一项调查中,MBA们的薪资有着明显优势,北京、上海、广东MBA的平均年薪都高达81000元至85000元之间,远远高于博士、硕士及本科生。
同时教育机构自身的经济动力,使每一所MBA院校有着高昂的热情配合着这场运动。MBA学费从三四万到近10万的价格不等,2002年各有权开设EMBA班的大学纷纷公开学费收费标准更让人们咋舌,复旦大学透露,EMBA收费将涨至3万多美元,约合人民币32万左右。
然而,高昂的学费并没有让人们在高薪的美好前景下望而却步。近三年报考人数每年以25%以上的速度递增。相对报考人的热情,一些企业对MBA们已经越来越理智。在2002年夏季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实习与就业恳谈会上,一些知名企业的人力资源负责人对中国MBA实际价值的评价提出了尖锐的看法。理论与实践脱节,成了许多企业对MBA的共识。其中创维集团人力资源总监王大松开出底薪2000元的举动更是给中国的MBA们泼了一盆冷水。
MBA们面临的种种危机引发了人们对中国MBA教育的实质问题的讨论:MBA培养的理论家,能否成为企业需要的实践家?现在的MBA是不是有点过热了?中国需要什么样的MBA?如何才能提高MBA的适应能力?
现在的MBA过热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在读MBA吴明:创维扇了MBA们一记响亮的耳光杉。其实对创维这样的举动,我只是感觉到有些悲哀。为企业找不到管理人才悲哀,为MBA无法适合中国国情悲哀。我并不对创维的这种态度感到太多地不满,因为创维说出了中国MBA教育的实质问题:MBA培养的理论家,并不能成为企业需要的实践家,创维的举动不仅是针对北大MBA的。至于用2000元的薪水去“寒碜”北大,也许是有点过了,但现在的MBA是有点过热了,我们应该把创维的举动,看成是一场及时雨,它应该淋醒MBA院校、MBA和准MBA们。我们为什么办MBA?为什么要上MBA?是为了赶潮流?为了一个MBA的光环吗?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如何才能提高MBA的适应能力?如果我们的国产MBA们,在各行各业建功立业,在中国乃至世界500强里表现卓越,用自己对企业的贡献向世人证明自己无愧于MBA称号,创维还会说出这样的话吗?如果我们的MBA教育和MBA的能力,仍然没有根本改变,再过几年,恐怕会有一百个、一千个创维要“寒碜”MBA。
中国的MBA素质有待提高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杨杜:中国大地上老板到处都是,职业经理人难找。MBA应该成为中国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应该说,MBA是当代中国企业职业经理人的首选。我认为优秀的MBA不是本土化或国际化,不是通用化或专业化,不是大众化或精英化,而是职业化。他们应该有着职业化的精神和素质,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地为投资者、为顾客、为员工,也为他们自己而努力,他们应比较会平衡各方利益群体的关系。如果说目前中国的MBA还有需要强化的地方的话,那就是这种职业化的精神和素质了。
北京浩竹猎头公司总经理王常江:中国需要的是脚踏实地、能够切实解决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MBA,不是仅仅具有学位的MBA。在目前的商业环境下,MBA学员应该具有以下素质:敬业精神、团队精神、敢于承担责任、务实创新、善于协调各种关系包括人际关系、豁达的胸怀、平和的心态、宏观把握能力和微观洞察力、坚忍不拔、承受巨大压力的能力、全身心的投入等等。目前中国MBA多数的素质都有待提高,最缺的是脚踏实地、务实和平和的心态。
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中国正处于急剧的变化之中,市场经济的各方面都还在起步阶段,不尽完善。人们对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认识有待提高。作为中国未来管理兴国的希望之所在的MBA学员们,必须绷紧敬业精神这根弦。一定要摆准自己在公司中的位置。如果中国培养出来的MBA学员只热衷与赚钱,那无论对谁都将是个失败。
中国的MBA离成熟还差很远
《经济日报》读者贾永存:MBA在中国出现已经10多年了,但中国的MBA离真正意义上的成熟还差很远。麻省理工(MIT)斯隆管理学院自1997年与复旦大学、清华大学联合培养国际工商管理硕士。院长斯默兰教授认为,中国的MBA学员在与工商界的沟通联系方面十分欠缺。在美国,顶级商学院的MBA学员入学后,往往自愿成立小组,或干脆注册公司,到外面去招揽咨询项目。MBA学员还以年级为单位和外界公司保持着密切联系。而在中国,由于条件所限,在这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关键是中国的MBA学员不能消极等待,必须自己行动起来以求改观。
另外,目前的MBA教学在课程设计方面也有欠缺。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维迎教授:目前中国MBA的师资力量、教材和学生素质等,与欧美国家的MBA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社会不应对MBA期望过高,这样对MBA和企业都是有害的。单纯依靠名校的光环效应带来的MBA的声誉已经证明是不可靠的,同样,如果单纯以学费来定质量的办学模式也注定只能提供炒作题材,对于EMBA的实际教学效果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无论是MBA还是EMBA都不应该继续被神化了。
MBA前景依然看好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刘尔铎教授:MBA的出现是市场经济的必然,因为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的科学化需要大批管理人才,而MBA教育无疑适应了这一需求。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境外大公司、大企业掀起新一轮在华投资高潮,急需大量本土高层管理人才,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就成为中外企业争夺的对象;另外,政府部门必须转变职能与国际接轨,也需要这方面的人才。
MBA教育提供的是一个职业经理人应该具有的知识,从这个角度来讲,MBA对提升中国企业的管理水平是有好处的,而更大的好处来自于管理理念与国际的接轨。中国管理水平如何突破瓶颈,显然只靠自己摸爬滚打这一条腿走路是不能够解决问题的。进行系统培训的MBA教育也许是好的出路,MBA们应该致力于改善中国管理观念,在这一点上来说MBA担负着神圣的使命。
中国的MBA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客观来讲,中国的MBA理论基本上都是美国的,理论上很少有自己的创新,在本土化方面还有待提高。但第一步是先拿来主义,第二步再进一步提高,从这个角度来讲,也不能对MBA有过多的要求。接下来要做的是尽量地吸取、消化、思考,尽快地和国际接轨,尽管其间可能要经历阵痛,经历风雨。
也许我们可以理智地告诉他人要冷静,但这是个市场,也许只有通过残酷的整合竞争才能使人们逐步清晰、彻底地判断MBA的价值所在。
朗讯科技(中国)人力资源总监林钢:MBA的市场前景是很好的,因为有充分的市场需求。关键在于正确看待MBA,不要把MBA神化,MBA并不神奇,它也并不代表高薪以及职业的永久保障,它只是一个硕士加几年的工作经验,MBA成功与否并不在于那自定的身价,就如同一件商品贴上了标有高价的标签,但是它到底值不值,要看别人需不需要,要看价格性能比,要看买回去是否实用,自身的价值不能依靠自己定位的价格来让别人认同。也不必一直用百米冲刺的速度去发展MBA教育。MBA在中国的发展就像中长跑,因此,要学会调整呼吸、稳扎稳打,在没学好快跑之前先学会慢跑,做到合理地分配体能,需要的时候就停下来想一想怎样跑才是更有利于健康的,不要走很多弯路。
摘自《北京周报》2003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