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市场呈年度性周期变化
70%跳槽岁末发生
记者 方芳
12月-2月跳槽多发期
春节一过,焦小姐就要从一家大型国有重型机械厂的办公小院里搬到位于长安街的一家高档写字楼里办公了。今年31岁的焦小姐学文出身,一毕业就进了这家重型机械厂做市场工作,这次是她第一次跳槽,跳到了一家IT外企,虽然是继续做市场工作,但领域已经大不相同。焦小姐对这次跳槽“蓄谋已久”,从一年前就开始找工作,现在这家IT企业是她经过
了层层考试、面试,最终过关斩将获得的。本来12月份就可以上班了,但她坚持春节过后再上班,她要等原单位那笔数目不菲的年终奖。
与焦小姐的蓄谋已久不同,于小姐的跳槽则事出偶然。刚毕业半年的她原来在京城一家知名媒体工作,在闲逛招聘会时无意中看到清华的一个培训机构要招教师,教外国人学中文,她随便投了份简历,不想经过面试居然被录取了,于小姐经过几番考虑最终决定跳槽。她说:是年底各式各样名目繁多的招聘会给了她一次跳槽的机会。
每年的12月到第二年的2月都是职场人士跳槽的“多发期”,年终正是各个企业绩效考核的关键时刻,然后按照业绩兑现,然后跳槽,这似乎也成了企业一些员工的年底“三部曲”。
一位猎头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人员年底的流动量非常大,这两个月的公司人员流动要占到整个一年流动量的60-70%。曾经有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一个公司春节过后70%的人都跳槽了。一般情况,在年底,民营企业的流动率在10%-30%之间,外企要低一些,一般是10%。个人:年终奖+新起点
有专家分析,导致人才跳槽的主要原因有3个方面:17%的人因为“选择有发展前途的公司”,16%的人因为“更好的薪资和福利待遇”,16%的人因为“自身有升职和发展的机会”。
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之所以在年底形成跳槽高峰显然有着更为具体的原因。在被调查的10名准备今年年初跳槽的人士中有6人表示是为了拿到年终奖。
浩竹猎头中心首席执行经理王长江认为:“年底跳槽通常有很多原因,首先是现实的利益,很多公司年底发年终奖,以销售为主的公司年底发给员工提成,如果员工不在年底跳会损失很多利益,一般来说,已经干了大半年的员工不会轻易在年前辞职的。”
其次,员工通常合同到期都是年底,这时候续签也好,不续签跳槽也好,公司和个人都不存在违约的问题,而且合同到期前双方都有一个心理准备,这时候跳槽对公司、个人的损失都是最小的。
另外一个原因是中国人的传统思想在支配行动,在春节期间,人们会回顾过去一年,对新的一年产生思考,这个时候人们会有一些触动,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和计划。而平常的日子里投身在繁忙的工作中不会太认真的考虑这种事情。人们一般希望在新年开始的时候有一个新的、更好的起点,所谓“新年新气象”,所以通常会在春节前后找一个更合适的工作。
王长江表示,进入12月,公司人才资源库中的很多人都向他们提出了跳槽方面的咨询要求,尤其以欲跳到外企和大型民营企业的人员居多。公司:推波助澜?
如果说员工跳槽是一种主观行为,那么在年底形成的这股跳槽洪流显然有着客观因素的推动。跳槽这场年底大战注定存在着两个主角:员工和公司。那么公司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
有人认为它推波助澜了。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某知名公司人力资源主管说:“我们公司一个财年结束后,人员岗位会有一个大的重新调配,这个时间是每年的3月份左右,即春节刚过。调配的力度之大有时会涉及高级副总裁的分管区域,中层管理人员会有一次部门间的大流动,中层的调换会给普通员工带来很大震动,有的坚守下来,有的随之调换,也有的就要考虑换个工作了。”
但王长江认为,由于企业中层变动导致普通员工流动一般有滞后性,不是形成年底跳槽高峰的主要原因之一。
他认为:每年这个时候公司都开始做第二年的人员计划,会涉及到现在人员的岗位变动,所以这个时候是公司最人心惶惶的时候,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人员一般会选择这个时候跳。一般公司所有战略计划的调整、新的目标的设定、人员的重新安排都在这一时期完成,公司上层就会考虑现有人员是不是还适合现在的位置,那么就会有一些部门撤消,一些人员被裁,也有一些人员会调配其他岗位的工作,如果他不满意这种调配就会走人。
由于这一时期各个公司都在进行新一年的战略调整,会产生一些新的职位、空缺,这些职位要找人来填充,那么这时候猎头公司也会特别繁忙,有人走,有人挖,每年的招聘会也都集中于此间,员工选择的机会也相应比平时多的多,所以很多人选择这时候跳槽。
跳槽高峰的利与弊
“跳槽”一度成为社会热门字眼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事,随着外企大批量的进入中国,白领范围扩大,机遇增多,从铁饭碗挣脱出来的人们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将跳槽当成了家常便饭。于是几年前形成了一个持续的跳槽高峰。近两年,跳槽出现了新的变化,形成了年末年初的跳槽高峰,形成了以年为单位的跳槽周期。有专家认为,这既是整个社会在人员流动方面的逐渐成熟的表示,也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大环境有关。在就业岗位有限、供过于求的情况下,跳槽无法再维持全年高峰,只能以周期形式存在。
那么,这个跳槽高峰究竟合不合理呢?
普德管理公司上海有限公司顾问、原北京外企人才资源协会理事李柏文认为,12月到2月是跳槽高峰,合理与否关键要看这个高峰有多高,一般企业如果流动率保持在10%就是可以控制和管理的,当然,不同行业的企业差别很大。
“以个人经验来看,如果一个企业流动率超过30%,那损失就非常大了。但是这个数字不是绝对的,要根据不同的公司具体情况有所区别。有的公司超过30%也是合理的,因为它需要,它目前的战略调整需要增加人手或削减人员,所以会产生大的流动率。比如网易,它曾经大规模裁人,但它现在又赢利了。再者,一些创新型的企业如IT,肯定要比制造业的流动性强,这个问题很复杂,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很难下一个统一的结论。”
跳槽高峰对于企业来讲有利有弊:好处是,公司可以借此契机,淘汰一批不合适的人,在一定人数范围内的流动是企业必须的,没有流动,员工平时就不会有压力,企业也失去了创新的源泉,企业可以通过这个提高效率。
损失是肯定造成了公司人力成本上的损失,一个员工跳槽,对他的培训费、招聘费等就失掉了;同时对留下的人也有影响;人员的流失特别是关键职位人员的流失更有可能会带走一部分客户和公司生产管理经验。
商报提醒
对于企业来说,一般人员的流动是正常的,关键人员一定要留住。在这场年底大战中,企业已经开始反击,将年终奖压到节后发放,对一些中层职员和骨干员工在年底提薪、提职,通过招聘做好人才储备防止“开天窗”等等。但愿企业和个人都能在年底的跳槽高峰中保持一颗冷静的头脑,抓住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摘自《北京现代商报》2003年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