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周刊专稿】如果没有杂志《CFO ASIA》,韩颖可能永远只能作为亚信的“零号人物”存在,这个“零号”代表着在头号人物之前的重要位置,同时也代表着默默无声,永远的幕后英雄。
2001年,47岁的韩颖当选为2000年度“亚洲最佳CFO”。韩颖不仅将亚信逐步带向一个具有成熟管理方式和企业文化的成功企业,还通过在亚信的努力实现了自己要在“CFO这个 行业作到NO.1”的理想。
职业人生
上市之前的亚信一度陷入管理混乱的崩溃局面。曾经从国外高薪聘请的CFO,经过3个月的努力后终于放弃了,临走留下的长信中只有一个主题—“亚信无药可救!”
那是整个亚信公司的漫漫长夜,一直等到韩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亚信的人都称韩颖是公司的“零号人物”。到亚信之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教会田溯宁、丁健等一干技术人“做事”与“做生意”的区别。这个时候的韩颖象一个母亲带着一群青春萌动但缺乏计划的大孩子,她要教给他们如何更好地在这个竞争环境中取得胜利,获赢的武器是什么。
刚到公司的第二个月,韩颖就引进了瑞典一个先进的模拟模具,带领亚信人玩了一个长达三天的游戏—公司150名中高层员工,分成6个小组,每个Team是一个完整的“亚信”。负责人带领自己的团队,在模型上模拟亚信公司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商业行为,市场发展机会、融资、上市、收购等等,员工们以高涨的激情花三天三夜走完了亚信三年的历程,设计了8个财政年度,最后是三家宣告破产、两家濒临关门,只有一家公司得以成功上市。亲历过程使亚信人猛醒,大家明白了一家公司破产或上市成功的原因。
“生存体验”更让亚信人意识到必须学习。两个月的时间,韩颖一个人通过这种方式完成了对公司理念的“灵魂重组”,员工被“洗过一次脑”之后开始分享韩颖的理念。到亚信三个月后她开始着手理顺公司的财务系统,建立ERP系统,调整公司的机构并对工作流程进行重组,这个过程不过半年的时间。
韩颖这样形容一个公司的发展和CFO在其中应该起到的作用。一群很聪明的人聚集到一起,如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主意,公司就好像一棵树,枝叶很茂盛,但向四面八方伸展;如果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理念和一致的方向,这棵树才能不断向上生长。
理想人生
原亚信总裁田溯宁初见韩颖时,她正在国家行政管理学院的讲台上为国内一些重量级别的国企老板讲课。听过韩颖说话的人都会被她的声音所打动,没有特别的修饰和词汇,但朴实而富有逻辑,让你在这个文静平和的女人身上感受到一股子力量,这个力量常常被第一次接触韩颖的人形容为“震撼”。
这个力量促使田溯宁花了两三个月的时间,给了猎头公司上万美元将其牵引到上市前夕的亚信公司,形成了以后的气候。
此时,韩颖过的很满足。43岁,惠普中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有专车、房子、优厚的待遇,在一个知名跨国公司的财务部门已经作到了天花板,她打算在这个位置上做到退休足矣。
她是一个容易满足的女人。无论是27岁时努力去考厦门大学的西方会计,还是34岁时离开工作了9年的海洋石油总公司进入惠普,韩颖都没有刻意去追求过成功。但半辈子以来她钟爱自己的事业,希望在财务事业上取得成就。亚信的邀请是一个挑战,也是一次机会。
韩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有着60年代中国人身上的那种烙印。当读到田溯宁写的两篇文章《信息革命呼风唤雨》和《建立中国人自己的公司》的时候,她情不自禁地为那种深厚的爱国热情激动了。
韩颖还想做一个真正由中国人担当的好CFO。无论在惠普时参加跨国公司举办的CFO联谊会,还是到亚信之后与中国的一些在美国上市公司的CFO交流,韩颖都感到深切的孤独和悲哀,因为在这些CFO中间,几乎没有中国人。韩颖希望看到中国有土生土长的杰出CFO,她愿意为这个信念奔走呐喊,传道授业。
韩颖的人生三步曲是这样写成的:“首先要清楚自己做什么最容易成功;然后要拼命积累,不断学习;最后要有自信和勇于改变现状的决心。”机会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人,韩颖并不张扬与激进,她只是随时做好准备迎接挑战。
成为亚洲首屈一指的CFO后,韩颖希望把亚信由成功带向成功,将未来的发展方向变成可以量化控制的流程,通过标准化的财务管理系统为亚信建立一种“价值管理文化”,这个任务比起将亚信带上美国股市更艰辛。
眼前的韩颖成熟而自信,睿智而理性,富于表现和感染力。在她的手下,数字已成为真正主宰公司方向和决策的灵魂。(陈敏)
摘引自《eNet硅谷动力》
[关闭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