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谢文是怎么失败的

[关闭此文章]


  谢文第二次又成为中年待业者了,他的宽信网于16日中午宣布解散,下午跟随他的27名员工于是作鸟兽散。

  谢文的失败,至少可以说是现在的失败,究其缘由恐怕与以下几个方面脱不了干系。

一、利益冲突,将他导入挫折的轨道

  谢文是1983年去的美国,1996年回国。他回国时不仅带回了十多年的海外阅历,更带回了大洋彼岸互联网的热情。作为中国较早从事互联网业的人士之一,他主持日常经营的中公网,曾成功收购中国最大的在线游戏网站联众,并且建成联众和中国电信合作分成的模式。由于在不到一年时间,联众价值翻了50倍,因而业内人士称他为收购第一“黑”。1997年,中公网增资扩股已达1亿元,最终股权结构为海虹持股60%,谢文持股5%。但是从此开始,利益冲突或者说大小股本之间的冲突,把谢文支向了另一条路。海虹要拿走中公网在海外融资的一部分,或要求中公网高价购买海虹所属的公司,这都遭到谢文的拒绝。谢文说:“我理论上不代表大股东的利益,代表董事会,所以我只能在许可范围内执行董事会决议。以损害其他股东利益来满足大股东的利益,我做不到。何况小股东利益里有我的一份呢。”由于不能“代表大股东利益”,谢文很快被解职,“于5月7日以非常戏剧性的方式离开了中公网,不再担任中公网CEO和联众总经理的职务。”他第一次成为一名中年待业者。

二、性格强硬,使他加快滑向失败的深渊

  当小股本与大股本利益发生冲突时,有谢文独特的性格融入时,这个冲突最终成为不可调和的了。UCDOS的作者,也是联众的创始人鲍岳桥说:“不是谢总一点优点都没有,只是他不适合做公司的管理。他的风格是中国的教条主义与西方的个人主义的结合。”“谢文离开方式的特殊,最关键的原因是他自己。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中公网的发展和管理都令人不满意。作为中公网的董事已经忍受了很多,董事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是迫不得已,长痛不如短痛。”谢文也承认,自己现在的窘况与个人风格和个性很有关系,“我不愿意迎合别人,不愿意为活着而活。”谢文所说的“不愿意为活着而活着”,在经济概念上,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小股本不愿意受大股本的掌握和控制呢?倘若如此,谢文对市场经济下资本的力量认识得可是太肤浅了。

三、不识风向,使他一意孤行

  5月20日,在联众的BBS上,谢文以“卸下了管理重任,作为普通玩家回到联众牌桌上感觉甚好”的心情,发了一封致各位玩家的公开信,说他一方面有充裕的时间来联众玩牌,另一方面在家认真评估方方面面盛情提出的加盟和合作的邀请。可是他既没有“加盟”也没有“合作”,而是在8月份拉出队伍,另立门户搞了宽信网。他说:“做宽带平台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大。”须知,此时全球互联网业已经开始处于裁员、并购和减缩的发展低潮期,能盈利和保持发展的,大部分恐怕只是那些实力雄厚、经营时间长并且有一定业绩的网络公司了。此外,宽信网所从事的宽带服务虽然是方向,但它是新兴的东西,没有样板可借鉴,只能摸索前进,是一个谁也吃不准的雏儿。这也就难怪投资商们不敢“亲近”宽信网了。据谢文讲,他在几个月时间里接触了国内外许多大小投资商,虽然有的有投资意向,但多数是光说说而已,很多“投资商在最后一秒钟毁约”。

四、感情用事,使他雪上加霜

  有关资料反映,从11月开始,宽信网就处在四种前途方案的选择中,一、公司继续支撑下去,可是商业模式不明确,运营成本会更高,员工的士气将一步一步地低落下去;二、实行裁减人员,但手心手背都是肉,队伍的整体性也将难以维系;三、选择减薪,降低成本支撑;四、压缩规模,同时极大地压缩开支,公司进入冬眠期。众所周知,他于16日最终选择了将公司人员解散的路子。由此可见,在企业运作过程中,谢文看重的是“手心手背都是肉”,宁愿大家始终捆绑在一起直至全军覆没,也不愿意为企业的继续生存而辞退一人。谢文式的特有“感情”,事实上只能给他雪上加霜。(唐千)




摘引自《天极网》


[关闭此文章]

 
 
网页制作:浩竹猎头中心网络部 (1999-2001) [ 版权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