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财富风云人物向广大读者祝贺新春

[关闭此文章]


  2000年是中国的产业精英极为活跃的一年。中国的产业巨子如何看待自己的龙年业绩?产业巨子们蛇年新春中又在规划着什么呢?

-战略转型: 主动迎接国际竞争

  越来越近的WTO的脚步声在2000年伊始就让国内的大老板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受WTO的压力作出重大调整成为2000年在产业界出现最多的现象之一。

  被本报评为2000年财富人物的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无疑为目光敏锐者。自言“河水深浅还不是很清楚,拿不稳的事我不做”的柳传志一定是经过了深思熟虑,4月间,柳传志完成了将联想分拆的重大操作,完成了主动的战略转型。

  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未来的构思:曾经有一个法国记者拿着联想诞生时的小平房的照片问我:“作为年营业额30亿美元的大公司的总裁,您现在看这个小平房的感觉?”

  我说:“十年后再看现在联想的感觉,就是我现在看这个小平房的感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祝愿大家都能抓住新世纪的第一个新春,事业有成,生活幸福!

  无独有偶,最近几年屡经风雨,在坎坷中前行的家电巨头———四川长虹在2000年中可谓四面出击,在彩电业受尽挤压的残酷生存环境下,新总裁赵勇扛起了“信息时代”这面大旗。

  长虹,特别是总经理赵勇在深层次上意识到“只有转型才能救长虹”这条硬道理。但无论怎样讲,时间对长虹已经变成最不利的因素,彩电行业的紧迫形势更令长虹感到一切都需要马上开始。

  志在夺回昔日龙头地位的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勇在新春之际袒露他的肺腑之言: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是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我们将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扩展。在横向,鉴于我们所从事的产业要求一定的规模来支撑,所以要迅速拓宽我们整机产品的门类;在纵向,使我们的产品在整机、关键部件,软件及服务三个不同的层面构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希望能达到产业优化和升级的目的。

企业整合:2000年产业界最流行

  对付紧迫形势的另一个行动是国内企业都在迫不及待地想把蛋糕做大。只有将企业做大,才能有饭吃。不管这句话对错,中国的企业家对此表示更多的赞同。

  青啤的彭作义在2000年的举动为青岛的一个最新形象———“青岛爱出知名企业家”增添了筹码。彭作义口气大:要做中国啤酒大王。青岛啤酒做大王要付出代价,彭作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2000年收购重组,从燕京手中夺回了全国啤酒产量第一的老大席位。彭作义的胃口好大,但有一点让人生疑:青啤消化得了吗?

  生意越做越火的青岛啤酒集团总裁彭作义在新春之际说:在刚刚过去的2000年,青岛啤酒的“高起点发展,低成本扩张”战略向纵深化发展。我们相继组建了华南、华东、淮海、鲁中和北方五大事业部,控股了几家外资啤酒企业,引起世人的极大关注。青啤公司的产销量、市场占有率、品牌价值等均居全国同行业之首。青岛啤酒集团公司也被评为“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企业”。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今后,我们将更加积极稳妥地做好我们的工作,使中国啤酒业由啤酒大国向啤酒强国迈进。

  “青岛啤酒”的收购正如火如荼,又杀出了“海南航空”这匹黑马,海航出资2亿元收购长安航空股权的举动揭开了中国民航重组的序幕。

  海航原本是航空业的小弟弟,小弟弟不赶快长大就会被人吃掉,深谙此理的海航老总陈峰出招,足以说明中国航空业已深深感到了市场的残酷竞争。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通过本报对乘坐或未坐过海航飞机的广大读者表达了他的心意:一年内,海航集团完成了一整套基础准备,组建了以航空运输为主业,集机场管理业、酒店旅游业、金融证券投资保险业、飞机制造业和信息产业为一体的企业集团,资产总额160亿元。2000年,海航集团抓住发展机遇,成功地对海口美兰机场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美兰机场改制4个月后即扭亏为盈,当年盈利103万元;成功重组长安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开通了国际和地区航线,实现了历史性的发展。作为核心主业的海南航空公司发展尤为迅速,拥有飞机45架,组成了国际国内干线机队、国内最大支线机队和全国惟一的国宾级公务机队,2000年获全民航优质服务第一名和航班正常率第一名,保持全民航最佳安全飞行纪录。“海南航空”正成为一个公众所认同的品牌。

  对于媒体,海尔集团CEO张瑞敏显得沉默内敛,但对海尔在家电领域的扩张,他却总是声势凌厉。春节前夕,他除了大谈“本土化不是外国人的专利”以显示海尔向国外扩张的决心,还发出了“海尔不会亏损”的“豪言壮语”:眼下部分家电企业出现的经营困难现象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实际上是企业缺乏创新动力,无法不断拿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我认为,靠打价格战解决问题只能是火上浇油,最终削弱了企业的盈利能力。海尔却始终坚持“只打价值战,不打价格战”的原则,市场再过剩,海尔的产品依然能够找到不过剩的市场。

海外上市:中国大型国企的新思维

  向海外资本市场进军也不能不说是中国企业在经济大环境走出的明智之举。

  在2000年这一年中最能代表中国企业国际化脚步匆匆的事件无疑是中国石化和中国联通在海外的上市。据说如果以收入计算,中国石化为国内最大的公司,中国石化背靠的巨大市场与实力成为它的最大亮点。另一方面,中国石化的上市可谓是“生正逢时”,2000年一直高企的油价也为中石化增添亮色。结果中石化在香港、纽约的股指显现一片光明,阿莫科公司、香港长江实业、和记黄埔均对认购表现积极。有着优良背景的中石化在香港、纽约与投资者一拍即合,这一成功之举也为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带来了光明。

  中石化总经理李毅中更是对集团的发展有着精辟的总结:2001年是中国“十五”计划的起步之年,也是中国石化按照新体制、新机制运作的第一年,我们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中国石化有着以炼化为特色的上中下游一体化的产业结构,有着国内日益增长的巨大需求和独特的市场优势。我们有信心恪守向投资者作出的承诺,新的奋斗目标正在分解落实。我们将努力创造出新的业绩。

  而另一家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中国联通,其本身的背景更具典型性,那就是中国通信市场的巨大潜力在它身上显示得更为充分。2000年6月22日,中国联通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因筹资规模空前、股价表现不俗而让市场为之一振。

  中国联通董事长杨贤足也通过本报向读者介绍了中国联通的新年新计划:进入新世纪,中国联通的发展又翻开崭新的一页。我们将以促进国家电信事业的发展为己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失时机地扩大建设规模,拓宽业务领域,加速业务发展,加强经营管理,改善通信服务,提高经济效益,不断壮大中国联通的实力。

创业板:融资新手段

  创业板肯定是2000年被媒体用得最多的字眼之一。

  香港创业板第一批上市名单让人眼前一亮:裕兴电脑名在其中。这不是那个卖游戏机的裕兴吗?是的,裕兴在香港的这次成功融资一时令多少国内IT企业羡红了眼,裕兴老板祝维沙也从默默无闻而摇身变为资本运作的高手。

  创业板为企业又提供了一种手段,特别是中小企业,讲这话的是一名投资专家。他一语道破的是创业板的价值所在。

  对于裕兴来说,2000年绝对值得纪念,它创下内地中小企业成功利用海外市场融资的精彩范例。公司总裁祝维沙也正是由于2000年之初裕兴在创业板上市而令人刮目相看。

  裕兴公司总裁祝维沙特意通过本报向广大读者致谢:到今年1月23日,正好是裕兴公司创建十周年。在十年的时间里,裕兴公司由几个人发展成为拥有300多名科研管理人员、上万个营销网络的全国性大公司,从15万元注册资金发展成为年产值数亿元人民币的中国电子百强企业,累计上缴税金达1.3亿元。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离不开各级领导和朋友的关怀支持,更离不开广大消费者的厚爱。

  除了祝维沙,还有一位中国女性也把眼光投向了香港创业板。

  短短的几年间,杨澜从一位凤凰的主持人到自立门户,她显然也是一位胃口很大的媒体中人。杨澜的目标很明晰,要创建立足于带宽多媒体的新网络传播媒体。杨澜对此只是说:“文化人和商人没有截然的界限,我是传媒人。”虽然杨澜在2000年被列入中国前50位富豪榜,但她深知尚不能与一些巨头相提并论,在海外多年的她更深知资本市场的魔力与魅力,将眼光投向创业板就是这一切使然。

  阳光卫视主席杨澜对未来畅想:如果充分预见到困难,许多事压根儿就没有机会启动。创业是需要冲动的。2000年新经济潮起潮落,吹破了不少泡沫,幸存者的日子也要精打细算地过,但是当初的那股热情不能失去。池田大作说过,“太阳每天都不辞辛劳地升起……能忍受得起这样反复的人才会获得最终的胜利”。中国正处在转型期,MBA课程里的商业规律与实际有不少出入。对于出身专业人士的创业者来说,商海中的经验也需要一天天地累积。好在我们都年轻,还经得起些个摔打。在摔打中我们将成熟起来。



摘引自《北京青年报》


[关闭此文章]

 
 
网页制作:浩竹猎头中心网络部 (1999-2001) [ 版权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