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树仁
最近,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原子物理学教授杨福家接受英国诺丁汉大学董事会的聘请,出任该校校长。诺丁汉大学是英国一所著名大学,2000年居英国大学排名榜第11名。教育部长陈至立说,杨教授担任诺丁汉大学校长是中国教育界的骄傲。但我想这同样是英国教育界的骄傲,英国人的做法实在值得我们借鉴。
在我们的印象中,英国是一个保守、僵化的国家,人们以出身贵族为荣耀,以“工业革命”的故乡和“日不落之国”的辉煌历史为骄傲,所以英国人从来瞧不起穷国穷人。具体到大学校长,在英国一般是王室成员、社会名流、著名科学家、企业家担任。 可这次他们从发展中国家——中国聘请校长,还是“一把手”,可见人家真的放下架子了。大学不是官场,人家没必要做尊重人才“秀”;二来他们不傻,不是“真人”人家不会花冤枉钱。其礼贤下士,求贤若渴之心诚矣。反观我们在人才引进、交流、招聘上,还缺少英国人这样的“大手笔”。虽然这几年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很大,一些省市公开举办了“双高”人才招聘会,官员最高至副厅级(副局级),企业招聘总工、总会计师、副总经理等职位,与英国人相比力度还小点:官员招聘都是副职,级别也非高级干部,大学、科研单位、大型企业也几乎没有从国际上招聘过著名专家学者、管理家当“一把手”的。“思想解放”喊了二十年,看来还得继续解放:我们能拿出更多高的职位公开招聘吗?我们对招聘的人才(包括外国人)有足够的信任度吗?
经济全球化的结果是“人才全球化”,我们必须转变观念,适应人才配置的新变化。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在全球范围内选人才能达到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这就需要我们更新旧的人才流动理念。从“进”讲,我们缺少英国人开放的气魄,潜意识怕人骂“崇洋媚外”、“丧失主权”,怕外国人挤了国人位子。从“出”讲,打破人才“单位所有制”后,又有了人才“国家所有制”理念,认为凡出国即流失。当然,穷国费尽资金、物力培养的精英成了富国的打工仔,是教育资源、财力的流失,使人才稀缺的发展中国家雪上加霜。但这是建立市场经济必然付出的成本,不许出入就是死水一潭。即使暂时不归,留学生和祖国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单单信息交流对国内就是促进。长远看,今天的大量“流失”,也为明天大量回归打下基础。
摘引自《检察日报》
[关闭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