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户网站动荡前行

[关闭此文章]


  去年6月份,美国六本因互联网而兴旺发达的商业杂志摞起来的重量达到10英磅,而同样这六本杂志在年底的重量却只剩下5英磅,因为.com公司的萧条,广告少了,值得报道的内容也少了。可在国内,情况并不完全相同,天天有热点,消息满天飞,网站的IT频道永远常看常新,内容却很少令人斗志昂扬。

  近来,媒体关注的主角几乎每周都在变换,而且都是响当当的网站。8848网站“分家”、搜狐裁员、中华网据说有意并购三大门户……上周,故事的主人公终于轮到了网易。

  搜狐推出了很多新产品,大多数IT同人却更关心搜狐裁员的消息。同样的遭遇也发生在了网易身上,尽管网易宣扬它的电视广告在香港得了大奖、宣称在一些国外的调查中最受网民欢迎、宣布它的产品线已经全面升级,但显然媒体上周乃至本周的兴趣都不会在这些东西上面。国内的几大门户网站在股市上的表现一直令人惊恐,在网络寒冬中,每一条爆炸性的消息,都伴随着冰冷的猜测与评论。网易首席财务官何海文预测2001年的一、二季度网站的形势会更加严峻。网易公司几天来新闻迭报,却使网易本身颇具象征意义——市场仍在动荡,网中人身逢乱世。

内幕

  没法不对何海文改变印象。按照何海文的解释,她因为身体原因而想放松一下,为“忙得没有时间读书和思考”而苦恼,为“对互联网的把握不再像过去那么自信”而困惑。上周三,结婚不久的她对记者们谈到自己“很羡慕能够在家庭与事业中保持平衡的成功者”,并渴望“充充电,充分放松下来,不去想未来要做什么”。如果何海文不是一个天生的演员,那么几乎可以肯定,她的离职,主要还是个人原因,背后并没有太多人们感兴趣的新闻“猛料”。

  猜测依然存在。最普遍的看法是,股价低迷毕竟不是一个做过投资银行的职业经理人愿意看到的场面,运营层的业绩现在已至关重要。至今仍记得何海文去年首次媒体见面会上说的一句话,“团队、模式……是最重要的,至于找钱(指融资),实在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可现在网易短期内已经不缺资金,股价又受大势拖累而无力回天,负责资本运作和日常财务管理的首席财务官,确实难有根本作为。既然更多的只剩下日常性的工作,何海文自然能较放心的抽身而去。当然,人事变更终归不是什么利好消息。

  网易负责市场拓展的资深副总裁关国光离职消息很快也浮出水面,他同何海文一样。今后仍是网易的战略顾问。关国光的离去几乎要推翻人们对“网易人事变更无故事”的判断。何海文提前一个月宣布即将辞职,是为了“给市场和投资人以足够的时间接受和判断”,为什么关国光更早的离去却悄无声息?为什么不和何海文同时对外宣布?如果是怕对人们的震动太大,又为什么会同时有两位高层辞去现有职务?难道仅仅是时间上的巧合?是不是真有什么“内幕”?

易主

  上周三,一位媒体记者为报道何海文离职一事,彻夜未眠,写出一篇很生动的文章。创作过程确实“呕心沥血”,由于身心极度疲惫,他随后在网上发了一个帖子,标题为《IT记者的残酷我要崩溃了》,惹得很多同行“心有戚戚焉”,跟着在论坛上大发感慨。

  可惜,这位朋友悲哀的发现,他已经没时间发牢骚,因为网易周四又有新闻出来了,有关何海文离职的话题在网上已不太时兴。

  这次的“新闻”并不是网易自己主动宣布的,最早应该是来自于外电报道。外电引述“消息灵通人士”称,“网易已委托全球知名的承销商高盛公司卖盘,月前曾有国外网站洽购网易,最终决定会于本月内公布”。很快,网上又有更细化的消息称,高盛为网易制定的潜在收购者清单中,包括了诸如Lycos、AOL以及YAHOO在内的著名网站。

  很快各种分析纷纷出炉。有人猜测雅虎的可能性较大,以前的一篇文章则称,已在上海建立桥头堡的Lycos对网易兴趣浓厚。此外,结合中华网前一段时间的异常表现(声言要合并三大门户),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华网醉翁之意不在搜狐、新浪,而是在网易身上,因为中华网的大股东之一正是AOL。毋庸置疑,如果消息属实,那么在国内网络界无疑将引起一场大地震。网易先行去找大靠山,势必会重新划分国内互联网的势力范围,并造成骨牌效应。正像分析家指出的,“如果国内领先且发展势头良好的公司都遭到收购,那么大规模市场整合肯定会出现,其他所有的公司都将被迫考虑其目前的处境。”

离职

  上周三,网易宣布,由于健康原因,其首席财务总监何海文女士将于1月31日起辞去首席财务执行官一职,她的职位将由财务副总裁卫捷暂时代理,新任财务官正处于遴选过程中。何海文将保留董事会的席位,并继续担任网易的战略发展顾问,为网易提供战略咨询。

  当记者首次对网易首席财务总监Helen——何海文产生好感的时候,也正是她宣布离职的时候。在上周三的媒体座谈会上,何海文因为感冒而声音沙哑,因为“功成身退”而神态轻松;因为如释重负而女人味儿十足。

  很多记者都清楚地记得何海文,不仅仅因为她在网易执掌财政大权,还因为她在网易管理团队第一次的媒体见面会上,就频频代替丁磊回答记者的问题。当时就有火暴脾气的记者直接向她表示了不满,弄得专访的气氛稍显尴尬。会后“铁女人”的印象在人们脑海中挥之不去,“铁女人”一般意味着能力、权力与强力,而普通人通常对这种人敬而远之。

  显然,Helen这个很“女人”的名字最终名副其实,何海文在见面会上的温和表现与疲倦神情“征服”(这个词可能有点夸张)了所有与会记者,其后的报道基调惊人一致,甚至出现了“IT铁女人倾情独诉”这样的煽情标题。现在想来,何海文当初代丁磊“抢答”记者问题也变成了对公司、对朋友的一种热诚。在她1999年8月份加入网易的时候,丁磊创办的网易公司还蜷缩在在广州的一个三居室里,作为丁磊的挚友,在网易的三次风险融资和最终在美上市的过程中,何海文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大学毕业后就去了美国读书,硕士毕业后转行一头扎进了华尔街,从华尔街出来就投奔了互联网,何海文一直凭“直觉”做事。现在,直觉告诉她,“需要休息一下了”。

辟谣

  网易的反应非常迅速,在周四当天就发表声明完全否认所谓“寻求并购”一事,并给许多记者发了电子邮件。网易称,“近日有外电报道,网易公司有意出售给国外互联网公司。网易公司就此声明:任何有关于此的报道均属谣传,网易公司希望媒体和公众不要在谣言的基础上妄加推测。目前,网易正致力于将自己发展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互联网技术公司。”

  “有国外大网站想买网易”的传闻四处流传已经颇久,身边几位“少打诳语”的朋友,很早就向记者透露,网易曾经与某国外公司进行过相当深入的洽谈,但因为价格没有谈拢,中途作罢。因此,尽管网易辟谣,但传闻应并非纯属空穴来风。纯粹从发展与增强竞争力的角度考虑,从保护与扩大投资者利益的角度考虑,网易的决策者们作出这种尝试似乎也挺顺理成章。

冷风

  有资深IT人士在论坛上感叹,“新世纪刚开始,中国网络界坏消息连连”,“坏消息”包括网易上周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也包括三大门户网站的股价继续低迷等等。

  “坏消息”其实也谈不上有多“坏”,纳斯达克的“白眼儿”大家已经见怪不怪,网易的消息更属于其公司的内部事务,可能什么内幕都没有,更可能其实是一件好事。但这个冬天实在是太寒冷了,时间也会出奇地长,难免让大部分人变得多疑与阴沉起来。

  我们有一万个理由相信,2001年的中国互联网会更加精彩;年初的种种信号,让我们有同样多的理由相信,冬天还没有结束,冷风还会劲吹,“新闻”仍将层出不穷。(晨报记者 张旭光)


摘引自《北京晨报》


[关闭此文章]

 
 
网页制作:浩竹猎头中心网络部 (1999-2001) [ 版权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