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兴县长子营乡一菜农承包了村里的10亩园田,投资几千元建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想由原来的种常规菜改种精细茶,由露地种植改为保护地种植,俣就是缺一个会大棚技术的人手,他来到北京人才市场电脑查询台,希望能花钱聘一个“土专家”或农艺师,然而电脑人才为库里只有“园林、畜牧、农业”等三五个人才储备,没有他要找的“会种大棚菜的田秀才”。失望的菜农一脸困惑:我上哪里去找一个种菜把式?我咋知道谁家的种菜能手有富余?
菜农提出的实际上是一个乡土人才资源的开发与配置问题。目前农村人才资源总量不足,且分布失衡,而大批致富能手、能工巧匠、“田秀才”、“土专家”等乡土人才却游离睛人事部门的视野之外,未能进行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发。如何将乡村分散的人才集中起来,通过市场机制进行流动与配置,是县域经济飞速发展亟待解决的课题。
精品农业:人才与高科技接轨
北京具有“大城市、小郊区”的显著特点,农业资源相对有限,其功能也显著区别于农业产区,因此京郊农业局的方向是依靠区位优势、科技优势、人才优势、资金优势等,着力发展城郊型经济,走现代农业之路。据北京市从事局发布的消息,1998年北京农业需要点引进涉外商务、高级财会、经济法律、外语、旅游开发与管理、计算机与信息化专业人才。
北京农学院副院长王有年分析,随着北京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轨,其主体功能将发生历史性巨变,人需求的结构和类型也将发生变化,主要有4种:一是农业新技术人才,适应都市居民对生活质量、环境质量的多元需求,名优特、鲜嫩活、高档次农业新品种不断涌现,生物育种技术、新型生物性农兽药、生长调节器、新材料和自控技术人才急缺;二是农业科技企业管理人才。京郊近年涌现出“公司十农户”型的产业化农场,其生产组织的规模化、管理的企业化和生产的专业化,迫切需要通晓种植结构、
产销信息、组织生产、管理技术、施肥技术的综合管理人才;三是农业营销型人才。随着产品农业向商品农业转化,过去“拾到筐里全是菜,树上结的果都能卖”的旧观念开始转变。据大兴蔬菜科技园区的技术人员介绍,世界上蔬菜生产先进的国家已开始利用电脑选择蔬菜果品的个头和颜色,一株菜结多少果,一个果有多重,都是经严密科学测试后制定的。果品上市也是用电脑选,挑拣个头大小一样、颜色深浅一致的上市,略差的做深加工的原料。与之相比,我们的生产技术和市场观念就粗糙许多,枝上桂果儿大的大场、小的小,颜色深的深、浅的浅,一棵菜的重量、颜色相差很多。蔬菜上市不挑不拣,装筐装箱,编印货上市。我们现在最缺的是市场反应迅速、营销手段得力的农业商业人才;第四,适应外向农业的需要,还需要一批既有利用外资外技能力、又有输出科技和创汇式产品的能力的外语人才和计算机住处技术人才。
人才:投资眼光转向乡村经济
在京郊农村,当初无人问津的“乡村投资”现在开始热闹起来。1998年全国所有的农业院校都顺利完成招生计划。据北京农学院教务处处长安幼山介绍,北京农学院1998年考踊跃,上线人数远远高于录计划人数,600人,考生报
[关闭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