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取消职称评审广受关注

[关闭此文章]


张咏梅

  本报讯 中科院取消职称评审,全部岗位实行聘任制的消息如投石击水,迅速地在社会上传播开去。

  在前几日召开的“中国科学院2001年度人事工作会议”上,一份名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全面推进阶段全员岗位聘任制试行办法》的文件,为已在中国实行了多年的职称评审工作打开了另一扇门。这份文件规定,中科院范围内所有岗位均实行聘任制,停止各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职员职级晋升的评审。撤销院级各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委员会。文件同时要求,在全员聘任合同制的基础上,全面实行“按需设岗、公开招聘、择优聘任、合同管理”的全员岗位聘任制和人事代理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用人制度。

  虽然是不再评职称,但中科院各科研单位的岗位设置中仍有研究员、副研究员以及高级工程师、工程师之分。只是这一岗位由竞聘产生,不像以往按资历和年限评审。而且聘期一满(通常为四年),岗位职别也作废,须再度竞聘。为了留住人才,同时吸引人才,中科院目前采取的是“存量不变,增量创新”的办法,即“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

  作为国家最高的科研机构,中科院的这项力举,可以说是一种大刀阔斧的尝试,对于全国的职改工作意义深远。

  有人曾将儿时的一句顺口溜“分,分,学生的命根”改编成“职称,职称,知识分子的命根”,可见职称对于知识分子的重要。这里应该讲清两个概念:职称是经专家评审、反映一个人专业技术水平并作为聘任专业技术职务依据的一种资格,不与工资挂钩;职务是指专业技术岗位,它受到机构编制和岗位比例的限制,实行聘任制度并与工资待遇挂钩。两者虽然在概念上有明显的区别,但在实际工作中,却长期存在两者合二为一的现象,人为地赋予了职称更多的内涵。职称就是一种名分,它不仅代表着面子,还是用人单位改善知识分子待遇的凭证,也是谋生的敲门砖。有的单位分房时就以职称划线,高级职称三居室,中级职称两居室。错了吗?没错一点也没错

  在知识分子云集的中科院,过去由于受指标、任职资历、任职年限等限制,一些具有实力的青年研究人员很难晋升高职称,无法成为科研项目带头人。一些资深研究员则是有名无实,使得职称丧失了衡量学术水平的价值。从1998年开始,中科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其中一项就是岗位聘任制的试点,取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职员职级晋升的评审,旨在废除职称的终身制,为青年科研人员脱颖而出扫清障碍。在选拔人员过程中,废除传统论资排辈格局,不论职称、不看年龄。3年的实践证明,这一办法深受广大科研人员的欢迎,对推动科研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到今年3月底,中科院已有136个事业单位共5万6千人实行了聘用合同制,基本上实现了全员聘用合同制。

  业内人士认为,岗位竞聘必须使工资待遇拉开档次,否则就失去了原动力。中科院新闻发言人表示,他们的工资待遇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档案工资,一部分是岗位津贴,还有一部分是绩效津贴,包含成果、课题费等,三部分的比例是1:1:1。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与受聘岗位和项目挂钩,也就是说后两项是活工资,如果岗位竞聘不上,后两项工资就会下来。这位发言人同时指出,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同学科也存在差异,中科院将给予各科研单位一个很大的自我调控空间。与《实行办法》相配套的实施细则将很快出台。

  消息传出后,各媒体相继报道,与职称息息相关的知识分子对此事表现出了十二分的关注。然而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却发现,业内人士对中科院职称工作的这一重大变动表现了出奇的冷静。他们一方面对此事表示出首肯,另一方面又都表示出谨慎的态度。

  中国人力资源专家朱庆芳认为,中科院的这项举措与国家机关领导干部、国有企业高级经营管理者的公开选拔十分相似。过去国家机关领导职位的晋升多是点将式,凭的是资历,如今采取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办法,在选拔人才,合理用人上是很大的进步。中科院取消职称评审,竞聘岗位,对于中科院这样人才济济的单位是必要的,也是今后职称工作的一个取向。他同时指出,职称工作涉及人员众多,情况复杂,要真正走上取消评审,公开竞聘岗位的轨道还须走很长的一段路。

  北京市人事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处长张东春表示,中科院的做法是与国际接轨的做法,它扩大了用人单位的自主权。但职称工作改革是一项配套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事业单位改革、工资制度改革等等政策支持,需要稳步推进,逐步实施。

  国家人事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郑富仕处长认为,中科院严格设岗,竞聘岗位的做法无疑是对的,今后职称工作的方向就是“强化岗位聘任,淡化人员身份评价”。不同的职务系列有不同的管理办法,中科院的人员素质高,国家投入较多,他们的做法未必在其他单位行得通。

  有关专家指出,职称工作最终要走向社会,取而代之的将是执业资格和职业准入制度。律师职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去年参加律师职称评审的全北京市只有二、三十人,因为社会上的律师事务所多是民办的,取得专业技术职务并不兑现工资,职称在这里就失去了意义。市场经济运行到这里,这种变化就水到渠成了。



摘引自《北京人才市场报》


[关闭此文章]

 
 
网页制作:浩竹猎头中心网络部 (1999-2001) [ 版权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