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博导”“攻博”看中国学术界的怪圈

[关闭此文章]


   据报道,作为社会学方面的一个研究者,我在几年前曾经认为,中国社会的好多现象是无法从理论上加以解释的。由于那时候我还不是“博士”,便认为是自己学问不够的原因,是个别现象,因而经常感到惭愧。后来获得了“洋博士”的学位,便自以为很了不起,经常地对一些自己也不甚了了的现象妄加解释,而不管别人乃至自己是否能接受。但是,当我回国后得知中国社会学会的一位副会长、身兼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的南京大学的一位博导也攻起了“博士学位”,我的因为“博士”的头衔而给予我的那一点“自信”就又烟消云散了。我又回到了从前的“不可知”论。

   而读了4月6日贵报“青年话题”中杨曾宪先生关于“博导”杨义攻博所发的感慨以及一些“中青在线”上“网民”们的议论,我了解到这种“不可知”并不仅限于我。因为我发现,他们的议论似乎并没有说服力,诸如“滥竽充数的博导多了”,“想通过各种途径证实一下自己的学术水平”(杨曾宪语),或者“我更愿意相信杨义考博是为了学术”,“博导也需要充电,真正的博导不会认为自己的水平就是最高的,而博导考博正是这种谦虚好学的学人精神的一种体现”(“木铎”先生网上语)云云,都只是一种“往好处说”的猜测。了解中国今日之真正“考博”之无聊和艰难的人,恐怕不会推测杨义会将他研究文学史的才华浪费于为了“证实自己的学术水平”和体现“谦虚好学的学人精神”。因为“学术水平”也好,“谦虚好学的精神”也好,都可以通过他的研究论著充分地体现出来。成就如杨义者,不会不明白这一简单的道理。

   那么,“博导”们究竟为什么要考博或“攻博”呢?我认为它已经远远超出了“学术泡沫”的领域,而是不分年龄、长幼、职业(官与学)、职位、丝毫不顾忌学术尊严的一种“乱伦”,而且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愈演愈烈。为了体现好学的精神,我不妨作如下的推测和提问,希望杨义先生本人以及其他正在或准备考博和“攻博”的博导们能够出来给予解释。

   一,是出于对自己“博导”地位之不稳的担心吗?比如是否已经有或预测将要有“无博士学位之博导今后不得再为博导”的文件规定?二,是觉得“博士”学位非常“诱人”,即便身为“博导”,没有学位则依然脸上无光,或者不够气派吗?三,不论“考博”是否必要,以及考的过程是否公正,你们真的是“考取”的吗?你们在“考”的过程中是否也存在着与你们的“博导”的某种交换或者“默契”?而假如有,这是否也属于你们自己也肯定会深恶痛绝的“学术腐败”?四,顺便问一句,你们的导师是否拥有“博士”头衔,而假如没有,他们是否也会像你们一样去考哪一位“博导”(当然也包括你们自己在内)的“博士”?

   要说明的是,我拜读过杨义先生的文章,对他的学问是极为尊重的。我同样也很尊重身为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的南京大学的那位“博导”先生。在这里提出这些问题绝不是要让谁“难堪”,为了中国学术界最起码的伦理和脸面,我恳切期待着上面两位先生,以及其他更多的“博导”能够出来解释或参加讨论。 

摘引自《中国青年报》


[关闭此文章]

 
 
网页制作:浩竹猎头中心网络部 (1999-2001) [ 版权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