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回到北京在中关村创业,可是在这个人才密集的地方,他们中的许多人却遇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
人才太难寻
从加拿大回国创业的成先生着急上火有些日子了。公司成立半年多来,业务越做越大,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成先生又是在报纸上做广告,又是在网络上发帖子,各类人才招聘会更是场场不落,可是,每次他都是苦叹“人才难寻”而空手而归———
想找什么样的人才
中关村号称是中国人才最密集的地区,在这里成先生竟找不到让他感到满意的人才。他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他的人才标准是否太苛刻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成先生挂在嘴边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综合素质”。在他眼里,一个高素质的人才起码要具备三方面的素质:敬业精神、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从所聘用过和接触过的那些刚跨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身上,成先生总觉着这三方面素质或多或少的缺乏几乎成了一个普遍的现象。记者在与一些留学生创业者聊天时发现,他们对人才的评价几乎与成先生的人才标准如出一辙。由此也引发出他们在寻找人才过程中的感叹———
没有敬业精神不敢用
成先生曾用过不少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包括一些硕士研究生。一位研究生论业务没的说,可在设备组装的关键时刻连声招呼都不打就失踪了好几天,险些误了工期,后来这位研究生解释说身体不舒服就没来上班。他的解释让成先生无法接受。另一位负责图纸设计的研究生,20多张图纸总是在细微之处丢三落四,技术顾问发现问题后要求其返工,这位竟说改起来太麻烦,算了。成先生感到有点儿窝心:与老一代大学生相比,现在许多学生太浮躁,缺乏责任心,把眼前利益看得太重,只想着拿高薪,却不考虑收入是与能力对等的,更不考虑个人的命运从来都是与企业的命运捆在一起的。“有一阵我都快成了党委书记了,要不停地给他们做思想工作。”从此,成先生给自己定了一个标准:不负责任、没有敬业精神的不敢用。而从美国硅谷回来创业的朱先生在接触了一些应聘者后却发出这样的感叹———
缺乏创新能力不好用
朱先生是搞网络工程的,手里有几个项目,急需找几位有想法、能快速上手的帮手。跑过几次人才招聘会,朱先生自认为找到了很优秀的人才,可用了一阵后朱先生总有一种干得不如说得好的感觉:这些员工太听话了,老板说一,他们绝不会做到二,工作中只会模仿别人,很少有自己的创造。朱先生还发现,许多应聘者的简历中“注水”太多,一位在简历中称自己曾做过许多大工程的大学生实际上不过是在这些大工程里帮过点忙。朱先生似乎为为什么中关村人才多于硅谷,而创新成果却寥寥无几找到了答案。“我们的大学教育太重视向学生灌输知识了,而对他们走进社会发展所依赖的最重要的一点———创新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由于找不到满意的人,朱先生现在正考虑回硅谷请能人。
许多留学生创业者都有这种感觉,现在国内多数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掌握得不错,但“无字之书”读得太少,走出校门往往只会按老板的指令干那些劳务性的工作,需要创新时却发现老师从来没教过。一位留学生对记者说,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是出成果,可如果连骨干员工都只会听老板的,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创新精神,只知道跟在别人后面跑,这样的企业将很难生存。
在年前的中关村创业大赛上,记者发现许多风险投资商在决定对一个项目是否投资时,考虑的众多因素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这个项目的创业团队素质如何。而在中关村创业的留学生们,他们在寻找人才时同样也非常看重这个人是否具备团队精神———
不懂团队精神不想用
一家留学生企业的老板给记者讲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他曾用过两个大学生,一位大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了技术上的难题,此时他只会自己冥思苦想乱翻书,却不屑于向坐在旁边的高手请教一下。这位高手此时不是把他当做是共荣共辱的合作伙伴,而是竞争对手,坐在旁边等着看笑话。这位留学生说,这是一个个性张扬的时代,我不反对有个性和竞争,但在一个创业团队里,个性必须与团队的行动一致。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做事时必须要考虑别人如何配合我,而我又如何给予别人方便。
随着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将归来创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找不到满意的人,不知他们的创业过程会有多艰难。而我们的人才也应该了解,在这个竞争的时代,只有具备了敬业精神、创新能力,学会合作,才是一个高素质的人才。
作者:孙海东
摘引自《搜狐人才频道》
[关闭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