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四月间纳斯达克股市的跌宕起伏,到进入11月份以后继续走低的股市、裁员、并购等等,让整个业界都显得低落,这个冬天实在是冷。
国内的互联网公司并不置身于整个大的市场环境之外,网络企业拾柴过冬,裁员驱寒。像硅谷动力、中华网、和讯等业内知名网站也纷纷传出了裁员的消息。各个公司的“瘦身”运动是他们自己的事,无可厚非,但许多网站并不明智,搜狐的张朝阳就是其中一个,他以一副夏天的嘴脸过冬天,实在让人禁不住想给些善意提醒,教给他们如何过冬:
建议一:CEO们出言一定要谨慎。
提这个醒是因为太多的CEO们自己打自己的嘴巴。比如,在搜狐合并“中国人”之时,出于某些考虑,张朝阳宣称“不会裁员”,而今仅仅过了3月有余,搜狐就违背了自己的“承诺”。其实,商场如战场,我们可以有烟雾弹、假情报以迷惑对手,而不是适得其反,让自己的属下成为“牺牲品”。
CEO们面对的是公众媒体,CEO们是代表整个企业形象的代言人,特别是对于上市公司而言,CEO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导致市场的波动。最近关于电信资费的误报,导致了我们电信公司在海外市场的巨亏就是一个很好的旁证。因此,建议CEO们在对外发布信息时,一定注意不要言过其实,尽管有时可以暂时逃避危机。
适当地利用外交辞令“无可奉告”,也不失为一个好借口。毕竟,回避并不等于欺骗。
建议二:CEO们应该跨越资本市场的鸿沟。
目前在IT界我们讨论的比较多的是数字鸿沟,而我认为对于技术出身的CEO们,恐怕也有必要正视资本市场的鸿沟。《南方周末》报道,张朝阳说他不关心股价的波动。而搜狐从上市初期的13.1美元,下跌到12月18日的3.2美元,只用了5个多月的时间。也许,张朝阳真的不关心,也许,这是一种掩耳盗铃的做法。
对于搜狐而言,7000万美元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是否能够支撑搜狐股票?搜狐是否有必要在国内融资?搜狐是否存在被摘牌的可能性?这些问题都是值得张朝阳重新认真面对和思考。
我不怀疑技术出身的CEO们的智商,我担心的是他们出于自身偏好,在跨越了数字鸿沟之后,会在资本市场的鸿沟中落马。数字技术与资本知识,不存在一通百通的关系,对于技术出身的CEO们应当补上资本市场的一课,同样精通资本市场的CEO们也必须在技术方面进行充电。
建议三:CEO们应当加快对国内资源进行整合的速度。
之所以提出这样的建议,是因为我们总看到不断有网站为了某个“第一”的名份,争得头破血流,甚至不惜采用许多不齿的方式进行黑箱操作。在我们国内诸网站彼此叫板、争夺市场的同时,我们也看到许多国际网络“大鳄”对觊觎已久的国内市场开始进行渗透。如果我们可以说中国加入WTO只是时间问题,同样,我们也可以预言,国际大鳄早晚会对国内的网站资源进行整合。与其束手待毙,不如自己先行整合。也许,放弃自己的CEO身份,对CEO们不易,但是,长痛不如短痛。只有自己的强大,才能有效对抗外来的竞争。
实际上,我们的许多网站目前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被国际资本所控制,这个潜流一旦成为明流将会引发一系列的波动。
建议四:CEO不仅仅是一个地位的象征,而更多的是责任。
CEO们不要被自己名片上的名称所陶醉,其实CEO更多的是责任。自从经济学家巴克斯《皇帝的夜莺》发表以来,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无论是企业界还是学术界,都对公司治理结构开始重新认识。而作为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一个主要的角色──CEO,自然担负了最重要的责任,全权负责企业的运作,具体包括:制订和调整公司的经营战略,构造企业组织结构,协调内部人员的关系,决定资本市场的运营,建立评估和激励制度,等等。CEO绝对不仅仅是签署“同意”一词的代表人物,而是企业创造利润的领头人和企业出现风险时的承担者。
尤其在现在,他们要学会怎样熬过冬季。凌波
摘引自《中国经济时报》
[关闭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