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IT人才,谁就拥有金钱。”这句话说明了IT业蓬勃发展的势头。支撑IT业迅速发展的是千千万万的高科技人才,但眼前的现实情况却是:IT人才的成长速度远远落后于IT业的发展,许多IT企业因人才短缺而面临着发展的尴尬境地。IT人才在全球范围内闹开了饥荒。
据美国微软公司和IDC等市场调查公司最近联合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欧洲IT专业人才的缺口在三年后将达到170万人,而在三年内,因专业人才缺乏而无法完成的工程项目所造成的损失达3800亿欧元;美国今年IT人才需求量为160多万人,而在未来10年内,至少还需要100万名高科技人才,其中IT人才占85%以上。
德国教育部长布尔曼女士最近称,目前全德IT人才短缺约为7.5万至10万名,国内人才仅能满足市场需求的1/3。
新加坡目前约有9.3万人从事信息和通信技术行业工作,预计今后两年IT人才需求将增长10%?12%,到2010年增至25万人。日本在今后10年,科技人才短缺160万人至445万人,其中主要为IT人才。我国香港地区,未来5年IT人才需求数目为5万名。国内调查机构最近对人才市场职业行情需求调查结果表明,在京、沪、粤三地人才总需求中,网络人才需求占55%,单从广东省而言,其信息产业的腾飞最少需要25万名以上的IT专业人才。
尽管国内IT人才十分短缺,但近些年人才流失现象仍相当严重。据权威数据统计表明,美国硅谷发展的力量大多是留美的中国人。清华、北大每年70%?80%的学生想要去国外,高等学府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国内开花,国外结果”的现状;美国IT业频频在珠江三角洲网罗人才;今年10月,鲍尔默在清华运用他美国式的幽默与机智,同时毫不掩饰自己亲近中国学生的意图:“在中国有无数优秀的、富有创造力的技术天才。在微软的西雅图总部,有100多名清华毕业的研究生。如果你们希望到微软,可与我联系,我的电子邮件地址是……我期待着大家的来信。”近段时间,德国公司的视线又锁定了中关村,“绿卡工程”一步到位地挖掘中国的IT人才,这真是“美元刚走,马克又来了”。
“人才荒”加剧了IT人才的流动频率,全球为争夺“最优秀与最聪明的人”的竞争已经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为缓解人才短缺的压力,美国政府将H-1B签证限额从每年6.5万人增至11.5万人,今年2月又有20多名参议员联合提议3年内将H-1B签证限额由11.5万人提高到19.5万人。最近,美国信息技术协会提出“取消上限”的要求,从而使无限制发放H-1B签证成为可能。德国总理施罗德最近指出,如不采取特别手段,IT市场将成美国的天下。为此,5月31日德国内阁通过了给予从非欧盟国家引进IT技术人才“绿卡”的规定。澳大利亚宣布,今年额外接受1.5万名新移民。英国在今年预算中提出,对IT人才放宽发放劳动许可证限制。新加坡则宣布引进IT等高科技人才不受指标限制。
面对如此激烈的人才竞争,能否留住人才及快速培育人才和用好现有人才,成为我国在新经济发展的关键一步。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托起中国IT经济脊梁的是在各大小高科技公司辛勤工作的中级人才。由于人才短缺,一些公司不得不通过对内部一些非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使之转化为技术骨干,培训工作已成为IT企业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重视员工上岗前的专业培训,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自费接受培训。
国际IT人才争夺战将对中国人才市场和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冲击,我们应该保持清醒头脑。最近,从国内某信息产业发展国际研讨会传出信息:有关部门将创造一切有利条件,鼓励和吸引留学人员及国外高级人才回国发展IT产业;同时在国内加快IT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市场报》(2000年12月03日第一版)黄升
摘引自《人民网》
[关闭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