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高筑“黄金台” 擂响人才争夺战

[关闭此文章]


记者华卫列

  “谁拥有更多优秀的人才资源,谁就掌握了知识经济发展的制高点”。记者近日在南京举行的“全国毕业研究生供需洽谈会”上看到,这句话在摆摊招聘人才的单位中使用频率最高。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王荣说,以前我们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看作是社会发展的组成部分,现在把毕业生就业看作是整个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推动器。王荣的这一阐述,是对当今中国人才观念的最好注解。 这次由教育部与江苏省教育厅联合举办的全国性毕业研究生供需洽谈会,吸引了来自上海、广东、沈阳和江苏等地的469家用人单位设点摆摊招聘优秀人才,他们中有部省属大型企业75家,高校、中等专业学校130家,上市公司31家,特别是经济发达的苏州、无锡地区共有107家单位组团参会。

  在人头攒动、拥挤不堪的江苏展览馆内,用人单位匠心独具的自我形象宣传以及公示上榜的各类人才需求和使用后的待遇等介绍,令应聘者眼花缭乱。在花样繁多的宣传展示中,区域优势、用人单位发展前景优势及应聘者的待遇优势等均已成为各省市之间、企业之间、高校之间争夺人才的“杀手锏”。

  这几年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各省市不断推出优惠政策,高筑起“黄金台”,招募国内精英。深圳、珠海等市在全国率先启动人才利益机制,推出重奖人才战略,结果“猛将如云”,经济飞速发展。倾力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人坐不住了,主动降低入沪门槛,提出只要是优秀毕业生及硕士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入沪不再受指标限制。这又使紧靠着上海的杭州、南京两市着了急,马上出台了更优惠的政策:杭州说,只要你能找到单位,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均给落户;南京则说,即使暂未落实单位,只要是研究生,愿来南京,都可先落户,后就业。 在洽谈会现场,记者发现私营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人才“叫板”战更是如火如荼,就连培养人才的高校也参与其中。江苏的一些名牌高校凭借着自身的实力,在洽谈会上公开“叫价”。南京大学承诺,对应聘本校的毕业生实行校内岗位津贴制,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副教授等每年可申请3000元、5000元、1万元、1.5万元的津贴,具有博士学位和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人员可提供宽敞的住房;南京化工大学则规定紧缺专业的硕士生可享受博士生的待遇;泰州有家中专校,提出博士生愿到这所学校服务的,可享受厅级干部的住房。

  与高校及一些外资企业吸引人才的招数相比,一些国有、民营、私营企业门前多少还是有些冷清。无锡华晶矽科微电子有限公司的人事主管郁天闻先生说,尽管他们在这之前已经跑了西安、成都、兰州等地以及江苏的很多所大学,但原定要招的30多位研究生,至今没招聘到一位。他分析说,我国目前微电子、计算机、无线电技术、通讯工程类专业的研究生需求比达到了15:1,而且在中国“入世”后这类人才会更加紧俏。

  据权威人士分析,在今后几年里我国本科毕业生的分配仍呈需求大于供给的良好发展态势,尤其随着国家用人制度的改革,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会有相当一批本科生在选择职业上不再追风,主动到基层、到民营甚至个体企业发展自己;而研究生,特别是与高新技术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将日趋走俏。以江苏为例,2001年毕业研究生共有5082人,而目前全省用人单位所需研究生数已超过了1.5万人,需求大大超过毕业生人数。 筑起“黄金台”,寻觅天下贤才。当人类进入21世纪之际,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从国际到国内、从城市到用人单位,人们再筑起“黄金台”,无疑再一次证明:人才就是财富,人才就是企业的生命。

摘引自《新华社》


[关闭此文章]

 
 
网页制作:浩竹猎头中心网络部 (1999-2001) [ 版权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