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赢得员工的忠诚

[关闭此文章]

作者:张玉波

  现在企业在考虑市场竞争的同时,应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加强员工情商开发研究,防止员工走马灯式地跳槽。因为现代企业的员工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员工,他们是富有追求的新一代,工作只是其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途径。企业要发展必须与员工的职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而我们的企业恰恰在这里存在极大的认识误区。因而,企业要想赢得员工的认同,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针对他们的需求和特点,采取有效措施,主动帮助他们成长,并给予他们足够的舞台,让他们有“当家作主”的责任感,使之产生与企业同命运、共呼吸的一体感,从而真正塑造出忠诚于企业的员工来。

  设立共同远景

  企业不仅是企业家的企业,更是员工的企业,是社会的企业。企业要发展壮大,就要自始至终具有这种意识——社会化。只有如此,企业才有可能和员工具有协调一致的价值追求。目前,很多企业都有美好的前景规划,但往往不为员工所接受、认可,这就要求我们破除产权结构的难题,实现员工持有股份。这样,企业和员工站在同一条船上,分享着同样的成功喜悦,尽管存在着利益大小的问题,但毕竟使员工真正参与到企业经营与利益分享中,企业的发展也就是员工利益的增长,从而形成共同远景。调查表明,企业吸引员工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足够的发展空间,这也是很多人关注的问题,因此企业要对自身的发展有个长远规划,着眼于打造百年企业,同时还要让员工参与其中,并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未来的美好。日本松下幸之助对松下电器公司的发展前景有句名言:我为松下制定了250年的奋斗周期,要10代松下人不断奋斗,使这个世界成为物质的乐土。国内华为、华侨城两家公司推出企业宪章,对企业发展进行长远规划,使企业经营走向理性化、规范化的现代企业模式。面对这样一个充满发展活力、以人为本的企业,员工会很容易地找到自己的舞台,看到自己光明的未来,无论企业提出怎样高的目标和要求,他们仍然会忠诚地留下。

  完善内部管理系统

  “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建立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完善以人为本的内部管理体系,是企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原动力。只有管理架构合理、顺畅,发挥出人的主观能动性,辅以完善的制度架构,建立内部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与环境,才能使企业成为富有生命活力的有机体。特别是面对新经济的挑战,精简管理层次、建立扁平化组织模式是当务之急。现代企业需要员工能够在第一时间精确地了解企业经营动向和决策,而不是传了好几手的信息,使员工真正参与到企业管理中来,也就是说企业内部管理要更加开放、透明,形成规范的“以制度管人,而非人管人”的管理制度。开放的内部管理能真正体现员工是企业主人,利于调动员工的最大创造力和工作积极性,达到“上下同欲者胜”。有专家说,“想教会平凡者做不平凡的事,产生不平凡的力量就只有靠良好的制度”,即是最好证明。

  给员工压担子

  每个人都有被重视的渴望,企业敢不敢于放手用人,给予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与机会,是影响员工忠诚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少选择离开的员工都有一个强烈反应:老板不信任人,不肯放权,不给发挥余地,不管什么情况下的错误都推给员工,等等。企业如果坚持个人独裁不民主,随时会面临倒退的危险。明智的做法是选择那些优秀员工,给予他们足够的施展个人才智的空间与权力,让企业尽量成为优秀员工发挥才智的舞台。特别是当员工晋升到一定的管理岗位时,权力就成为他们最大的苛求,能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就成为企业能留住人才的一个重要砝码。实践证明,授权是塑造员工忠诚的最好工具,企业领导要善于通过授权留住精英人才。精明的管理者,正是通过给予一定的权力和职位,使员工得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企业也得以顺利发展,达到两全其美的境界。在给予管理层关注的同时,也要让所有员工都尽可能地参与管理,发挥集体才智。这意味着管理者不再仅仅履行管理职责,而是充当教导者、启发者的角色,与员工一起来讨论员工的工作目标、工作流程、工作计划等工作实务,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实现“最好的管理就是没有管理”之境界,即一切行为都靠员工自觉。同时认真听取员工对工作和企业的看法,积极采纳员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努力使企业环境更为员工满意。员工参与管理会使工作计划和目标更加趋于合理,增强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增加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参与感,这一切都需要企业充分放权。

  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历史表明,员工不是工具,而是活的资源,是推动企业成长的真正动因。员工绝不仅仅是为了物质待遇而工作,更多的是为了精神上的尊严和实现自我价值。不少外资企业宣扬“尊重人、关心人”的企业理念,正是在这种理念召唤下,人才流入聚集。尊重员工,意味着员工不仅是工作的伙伴,还是生活中的朋友,彼此之间在人格上是同等的,也意味着工作本身不是强迫员工必须服从,而是在双方协商自愿的基础上,选择更利员工成长的工作项目。这样,管理者与员工不再是单纯的命令发布者和被动接受者、实施者,而是事业上的伙伴,工作也就成了员工追求自我实现的一个平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就会考虑员工的需求,赢得员工的认可和赞同,企业也就不必担心员工的外流问题了。

  激励员工

  企业要有一定的激励措施,让员工在企业里工作有耕耘就有相应的回报,单纯的给员工高工资,已证明不太能发挥应有的效用,必须做些改变:1.股票期权,现在成了企业最能留住员工的有力工具,特别是核心员工。通过股票期权,企业成为“人人有份”的利益共同体。2.实行优良的福利制度,包括奖金、利润提成、股份等。条件是员工需要工作一定年限才能变现。3.权力下放与精神激励。这是员工成为管理者的最大向往,权力下放就是让他们看到晋升的希望。在国外,只要你优秀,你就拥有足够的舞台,我们也有必要顺应世界趋势,把优秀的管理人才推到前台。激励并不全是物质,也有精神上的鼓励。在员工工作出色时及时给予肯定、褒奖,有时仅一句话,效果却出奇的好。

  重视员工教育与集体学习

  “21世纪将是教育培训竞争的时代”,企业开展有效培训是目前赢得员工忠诚的关键工作。新经济的实践证明,员工教育、培训是最有效的投资,可以使企业以极小的投入换来无尽的收益,同时通过员工的能力提升让他们感觉到自我发展有奔头,从而更加忠实于企业,因而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投身于员工的培训提高上来。特别是学习型组织的推广与普及,人们认识到单纯的培训仍不足以解决问题,关键在于建立集体学习制度,使学习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主动地按照企业需求相应自我提高,更使员工感受到在精英团队中自我学习的机会更多,进步更快,产生对工作自豪、快乐的感觉,这种很有魅力的集体学习机制,在某些有知名度的企业尤为突出。现在,不少国内企业日益重视员工的深造问题,开始放眼海外,把优秀员工送到海外进修,无形中增加了员工忠诚的砝码。

  积极帮助员工自我成长

  企业一定要有这样一种理念:员工的成长就是企业的成长,并将为之不遗余力,通过一定的措施予以引导、支持,使员工尽量按照企业发展的要求提升自我。不少外资企业对员工个人发展都有较明确界定,从其进入企业的第一天开始,就灌输企业自身的经营理念与规范,寻求二者之间的融合,为个人的顺利发展奠定基础。“道不同,不相谋”的古谚,警醒企业在留住人才、塑造忠诚的时候,只能选择与企业发展志趣相同的员工,否则会出现类似三国时期的徐庶“身在曹营志在汉”、“瞎子点灯白费蜡”这样谁也不愿意看到的结局。在帮助员工发展的时候,根据个人兴趣明确职务晋升的岗位,如管理职位可以从初级管理者、中层主管、高级经理等依次晋升,技术岗位可以从技术员、工程师等依次晋升,这种界定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只要能力强,岗位适合,可以在两者之间相应转换,从而避免产生职业厌烦感觉。

  赢得员工忠诚,贵在企业的诚心。只有真正把员工当作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像对待顾客一样善待员工,把员工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为员工考虑得更多、更好、更周全,以心换心,并有切实可行的举措,员工才有可能尽职尽责,忠诚到底。企业应该时刻警醒自己:员工忠诚,是企业用“心”换来的;只有用“心”,员工才会安“心”。对国有企业来说,赢得员工忠诚不仅是管理行为的创新,更是经营理念上的创新。

摘引自《北京人才市场报》


[关闭此文章]

 
 
网页制作:浩竹猎头中心网络部 (1999-2001) [ 版权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