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连弟 宋琤
站在通向21世纪的门槛前,人们对创新教育的关注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来自世界各地的教育专家、大中小学校长昨天会聚申城,出席由上海市政协主办的“21世纪创新教育论坛”,探讨如何创新教育机制,培养适应21世纪的创新人才。
从智力至上到强调创新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工程,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界对“才能”的认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副校长弗朗西斯·阿其姆博尔特介绍说,本世纪60年代,特曼“以智商识才”的操作定义是权威理论,“维智识才”的方法在美国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智力几乎就是“才”的全部。但这种观点在20世纪的后半期并没有持续很久。不久就有专家提出“智力三维结构模型”,认为发散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一些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智力只是创造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智力居高的人未必创造力一定高,中等以上智力的个体,大凡都可以表现出相当的创造力。其后,一种“全校丰富教学模式”开始在美国兴起,与传统教育仅仅关注“课业学习才能”不同,这种模式强调学生独到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关注“课业学习才能”与“高创造性才能”的统一。
中国的创造教育从陶行知先生的实践算起,也已有70多年的历史。但在知识经济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的今天,我们高等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上海师范大学校长杨德广认为,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教学上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知识为本;忽视引导学生探索新的知识,忽视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以教师为中心,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考试主要考记忆性的知识,束缚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知识经济的灵魂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如何尽快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创新人才,是教育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确立新世纪的人才观
迈向崭新的21世纪,我们的人才观也需要创新。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谈松华说,教育界长期把学习成绩作为学生能否成才的标准,而衡量学习成绩又以考试分数为依据,势必把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到知识记忆和应试能力上。事实上,学校的人才标准与社会实际需要的人才是有距离的。现代社会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真正能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才,是对新思想和新机遇能迅速作出反映并有应变能力的人。
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样化的,教育要培养各种类型的人才。复旦大学校长王生洪由韩寒、满舟等现象谈到高校应“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问题。他认为,人才大体可分为专才、通才和偏才三类,各自对学科、专业、知识面有不同要求。韩寒、满舟两人都有多门功课考试不及格,却又都在17岁时写成20多万字的著作———《三重门》、《黑客攻击防范秘技》。对这样的偏才应作特殊处理,复旦愿为韩寒进一步提高创造条件,如旁听课程、名师指导等。
日本芦屋大学校长奥田真丈认为,高校不能仅仅教育学生“升学谋职”,而应培养学生具备三方面的特长:具有广阔的视野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更新自我观念,改变思考方式的能力;具有人本主义精神,即良好的心理素质或个性。
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21世纪高质量人才的最重要的内涵。面对新世纪的到来,高等教育迫切需要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上海交大校长谢绳武提出,要以教育的创新来推动创新教育,以创新教育为核心实现教育的创新。上海交大计划在适度发展规摸的同时,注重结构和层次的调整,重点发展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教育,积极推进本硕连读和硕博连读,提高办学层次和培养规格,建设一支结构合理、高水平、具有高度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此外,交大也计划在建设基础教育大平台、专业教学大平台方面做进一步探索,大力拓展国际交流和合作的渠道,借鉴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创新教育经验。
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关键在于高等教育机制和制度的创新。西安交大校长徐通模认为,机制和体制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宏观管理的机制创新,一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创新及创新机制的建立。
“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杨福家在发言中指出,优秀的基础教育必须要营造一个有利创新思维发展的环境,使“火把”在良好的环境中星火燎原。他建议学校尽力营造鼓励提问和讨论的良好学习环境;进一步开门办学、让优秀人员来各类学校兼职,增加优质教师的数量;实施宽基础、宽专业教育,创办一批文理学院,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摘引自《中青在线 》
[关闭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