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争夺战谁会是赢家

[关闭此文章]


作者:邹剑仑

全球竞争:寻找中国优势

  人物一:张亚勤。

  他是多媒体领域世界级的科学家,是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最年轻的院士,今年也不过34岁。张亚勤12岁时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1986年就读于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1989年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他曾经担任桑纳福多媒体实验室主任,这个实验室被《财富》杂志评为美国四大杰出研究中心。

   1998年,张亚勤回到中国,担任微软中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一年多来他率领的多媒体小组在全球最优秀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多篇,申请了40项美国专利。1999年1月,美国电子工程师学会授予张亚勤1998年度唯一的“杰出青年电子工程师奖”,成为获得该奖项唯一的中国人,美国总统克林顿为此专门给张亚勤发来了贺信。在中国工作期间,张亚勤还曾去美国探亲,他在中国的生活和工作经历,让许多杰出的中国海外学者十分感兴趣,在他的影响下,又有一批中国海外学者回到中国工作。

   2000年7月,张亚勤成为微软中国研究院第二任院长,他的目标是把研究院建设成计算机领域世界一流、亚洲最高水准的研究性机构,能够吸引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到中国工作。

  真希望像张亚勤这样的人才多一些回到中国,因为又一轮高技术人才争夺战正在世界范围内展开,随着网络经济和基因革命的兴起,对高科技人才的需求日趋强烈。如何培养和留住人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8月上旬,身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6位世界著名科学家应邀来京参加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座谈会,这些科学家不约而同地建议:要重视中国年轻科学家的培养,要提供良好的机制吸引他们回国做研究或是创业。

  有关资料显示,在1978年至1997年20年间,中国大陆每年出国留学2万人,累计40余万人,学成回国者10多万,在校学习者10万,回归率为33%。而在美国著名的硅谷,20万工程技术人员中有6万名是中国人。另一份调查显示,清华和北大涉及高科技专业的毕业生每年70%以上去了美国。

  这些数字不能不让人们深思,而一些媒体又指出,美国近年来取得的经济奇迹就是由大量杰出的科技人才造就的,其中包括许多从其他国家吸引的人才。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也在近年采取多种措施抢夺人才:美国国会修改法律撤消对外国技术人员发放签证的限制;日本咨询机构建议对在本国毕业的外国学生给予永久居住权;德国政府决定对技术人员发放特别签证;英国对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人才入境也放宽了政策。

  发达国家对科技人才如此渴求,皆原因于信息经济来得过于迅猛,IT人才处于奇缺状态。据统计,欧共体2000年信息技术人才就短缺123万人,美国、日本等西方国家的高技术人才同样短缺。发达国家拥有雄厚的实力和优裕的生活环境,自然在这场争夺战中站了上风,有例子为证:在美国微软公司2万名员工中,印度人就有2000多人,1998年印度6所名牌大学80%的学生同美国的大学或是企业签订了合同。

  亚洲四小龙在发展过程中也都经历过人才流失和回归两个阶段,只要发展中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对海外人才也会产生足够的吸引力。近年的互联网热潮已使一批留美信息技术人才纷纷回国,选择在中国开始他们的创业。 

京沪穗深:大城市间的较量

  人物二:余键。

  余键31岁,四通集团的技术带头人,也是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因为没有北京户口,他无法贷款买房,婚事也因此一拖再拖。

   1999年8月12日,是余键最值得记住的一天。他在那一天拿到了编号为19990001的绿色《北京市工作寄住证》,一扫他在京8年却始终挥洒不去的漂泊感,成为第一个拿到北京“签证”的外地人。有了这张“绿卡”,余键在购房、子女入学、社会保险等方面均能享受市民待遇。3年后,如果单位推荐,余键将成为真正的北京市民。

  余键是那一天20名受惠者之一,其中10位外地人才获得《北京市工作寄住证》,另外10位则直接拿到进京的调令,直接取得了北京市户口。去年6月,北京出台了《引进人才和办理北京市工作寄住证的暂行办法》,这是北京首次公开出台的人才引进政策。

  余键是中国大城市人才争夺战的受益者,而同时也表明这些城市对人们的巨大诱惑力。近日,一项人才去向选择问卷调查发给了来自全国16所高等院校的100多名博士、硕士,调查显示,高层次人才的首选目的地是上海,希望到上海工作的达28.6%,26.3%的人想去广州,北京和深圳分别占到21.3%和18.8%。对于首选城市,博士、硕士们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就业发展机会、城市开放程度和现代化程度、社会人文环境和生活条件。

  无疑,京沪穗深四大城市已是众多高学历人才的首选之地,这里的发展机会显然要比其他一些大城市多许多。尤其是近年来在发展高科技和知识创新这样大的制度环境下,知识和人才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像王选、袁隆平这样的知识英雄更是具有极大的号召力。不仅仅是这四大城市,人才争夺战在各地早已如火如荼上演。面对激烈的人才大竞争,各地都想方设法吸引招募人才,各种优惠政策层出不穷,特别是在吸引高层次人才的优惠政策和配套服务方面发生了巨大转变。

   1998年前,上海、深圳、广州、厦门等地就推出了“蓝印户口”政策,而北京去年的寄住证制度更是将目标直指高科技人才:凡是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和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机构所需的紧缺人才,符合条件者均可办理人才引进手续。

  前不久,广东省进京展开经贸洽谈会,不少城市诸如佛山、惠州纷纷招聘高级人才,条件相当诱人,年薪十几万到几十万,据说北京乃至周边地区应聘者非常踊跃。

  上海近期又推出了人才柔性流动,一大批没有上海户口的人才,以各种方式进入上海工作,进出自由,不受国籍、户籍、人事档案的限制。截至目前,以此种方式来沪工作的人才已达12万人,据介绍,柔性流动的特点就是户口不转、关系不转、双向选择、能进能出,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人才的价值。

   8月15日,北京在全国范围内招聘高级人才,以如此大的规模和极具吸引力的户籍政策吸引人才在北京地区尚属首次。此次招聘活动不仅吸引了全国范围内的高级人才,甚至许多海外学子也纷纷要求应聘,在美国某银行担任副总裁的陈先生也来函要求应聘银行副行长的职位。

  难怪有人说:当今中国,最抢手的是人才,最抢眼的是人才市场,最热门的话题是人才大战。随着国内人才的交换与流动日益频繁,截至去年底,中国各地仅正式挂牌的人才市场就有2400多个,其中属国家级的有16个,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多达4500家。 

西部 西部:谁去创业 

  人物三:何文。山东菏泽人,今年30岁。

   6月份他在满洲里的第五家皮鞋连锁店开张。

  现在是满洲里市政协委员、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青联常委、工商联副会长。

  何文闯荡满洲里已经10年。1990年,他只身一人来到这个与俄罗斯毗邻的塞外边城,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前几年他一年开一家皮鞋连锁店,名气很快打响。当初一文不名的“穷小子"何文成了满洲里颇有名气的民营企业家。

  现在他店里招聘员工,启事里的第一条就是“下岗职工优先”,近百名下岗职工在这里重新端起了“饭碗”。 满洲里创建“文明卫生城”,何文一次出资10万元在全城竖起了几百个漂亮的果皮箱。

  何文对采访他的山东记者说:“给家乡人捎句话,西部是块热土,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到西部来吧!”

  何文是早期闯荡西部的一个成功例子。

  去西部创业正成为一个响亮的口号,当然西部不仅需要像何文这样的创业者,他们对高科技和管理方面的人才更是渴望。

  在今年5月北京举行的“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招聘大会”上,一些来自西部省区的参展单位失望而归。内蒙古仕奇集团这次来京拟招11类人才,其中8类要求重点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待遇比较吸引人。以硕士为例,月薪2500元至3000元,解决楼房住宅一套(至少是90平方米以上的二居室),年终根据业绩再作奖励。但这两日来咨询的大多是一般本科及大专学历的,北京地区重点大学毕业的人并不多。

  开发大西部缺的不仅是资金和技术,更短缺的是高素质的人才,这已成为西部诸多省份的共识,网罗高级人才的行动已是紧锣密鼓。近日,在北京市召开的“重庆市公开选拔部分副厅局级领导干部信息发布会”上,重庆市一下子拿出了19个副厅局级领导岗位,在全国特别是北京招揽人才。这是外省市首次在京选拔官员。此次公开选拔的19个副厅局级职位中,既有综合管理部门,又有专业技术部门,涉及科、教、文、卫、农以及计划、信息、旅游等多个行业,这些部门多数是政府的综合部门或重要职能部门,重庆希望藉此表明其对人才的渴求。

  广西有关官员近日也积极表态,广西需要积极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把区内外优秀人才的科研成果和区内的需求快速地联系起来,培植和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现在广西正在实施一项旨在广泛吸纳区内外优秀人才的“引智工程”,围绕西部大开发的重要领域和人才紧缺的行业,着重引进高层次研究专家、高科技开发人才和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

  国家支持西部引进人才的政策也是接连不断:今年7月公安部发文指出,今后到西部地区工作、投资、创业的各类人才及其家属,根据本人意愿,可以不迁户口,也可以把户口迁至西部其工作所在地,户口迁至西部的,本人回内地工作或生活后,户口可以迁回原迁出地。

  人事部正抓紧制定西部人才资源开发计划,研究出台西部人才开发的各项优惠政策措施,准备从多方面组织实施对西部地区的专项支持。主要优惠政策包括:开发西部现有人才队伍,培养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加强西部地区公务员队伍建设,提高西部地区现有人才整体素质,鼓励人才向西部流动,吸引海外留学人员以多种方式参加西部建设,东西部地区在人才资源开发方面对口支援等诸多方面。

  西部地区在争夺人才,大城市在争夺人才,世界也在争夺人才,因为实践特别是互联网的实践证明,谁掌握了人力资源的优势,谁就会在未来的竞争中领先;而对个人而言,这个时代充满机遇和挑战,每个人都应该做自己的尝试。

摘引自《中国青年报》


[关闭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