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专利技师,要求年薪30万。”这样的自荐广告,近年在深圳的媒体、网络或职介登记上频频出现,甚至渐成职场风尚,波及南北各地。
记者在深圳市人才大市场、人力中国网(ZDLCHINA.COM)、深圳高级经理人才评荐中心等处了解到,如今越来越多的求职者(跳槽者)开始在自荐登记中标明要求薪水,大多身“价”相当,少数“开价”比较离谱。对此,职场分析人士认为:这说明身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深圳特区,许多职业者开始走出低层次的“谋生”阶段,更多地关注个人发展与自身价值。然而,职场如商场,盲目的“高标价”未必能兑现,求职者和用人方都宜以务实的态度对待薪酬。
“文员月薪5000元?深圳没有这个价!”
日前,本版编辑收到读者高小姐写来的一封信。这位读者是内地一所名牌大学文秘专业的毕业生,1998年来到深圳。她在信中说:我自认为是正规的科班出身,远胜于那些中看不中用的“办公室花瓶”。虽然深圳的一般公司文员月薪多为2000—3000元左右,由于强烈的好胜心驱使,在几次应聘中,她都提出要月薪不低于5000元。结果,最多的一间公司给她的薪水是3500元。最近的一次应聘中,当她再提要求时,对方人事经理告诉她:“文员月薪5000元?深圳没有这个价!”
高小姐在信中表达了自己的困惑:“我就是为挣高薪才来到深圳的,为什么理想的实现如此遥远?”
不独深圳,这样的希望之剧也在全国各地上演。据报载,宁波一位姓杨的先生在浙、沪报纸上自费刊登“自我推销”广告,标明身价为:年薪51万元。黑龙江人才交流中心更来了位被称为“黑河才女”的吴姓女子,喊出的求职高价为年薪80万元。
而湖北某报曾刊出一则标题为“我所拥有的智力资本”的广告,寻求一份年薪151万元的职位。
高价喊出谁来兑现?
人才叫价,自有其积极意义。目前,从南到北,大一统的工资模式已经被打破,以市场调节为主的新薪酬机制正在形成。对于能力更高、贡献更大的人才来说,提出高薪要求已被社会和企业所接受。有才能,自然身价就高,问题是人才自叫的高身价是否有标准可循?有多少企业、什么样的企业会出那样的高价“买”下一个人才呢?
有人认为,即使企业不惜重金求人才,图的也是更大回报。而个别企业虽喊“高薪招贤”,宣传成分居多。
实际上,高薪并不好拿,有的根本就拿不到。据了解,获取高薪的前提是完成一定的业绩。例如“年薪制”往往采用每月支取一定工资的形式,到年末根据完成业绩结算扣除工资以外的部分。如果完成不了,这种“年薪”也就成了远期的空头支票。
参考薪酬调查准确定价自我
有理论讲,一个人心目中的薪酬底线,取决于个人过去的人力投资水平,如学费;还有就是个人对自身能力的判断。一般讲,人才资本投资越高和对自身能力评价越高,心目中的薪酬底线就越高。
近期,一些机构因时度势,开展起针对城市各行业的薪酬调查。关注自己和行业内外的收入状况再度成为热点。有关信息经常出现,职场中人可引以为鉴。
摘引自《深圳特区报》
[关闭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