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高稳定or高收入?

[关闭此文章]


  求安全求稳定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性,那些能给人带来高安全感高稳定系数的职业,总会成为多数中国人的求职意向。

  一位工科毕业生,放弃自己的专业,经过1:20的竞争之后,谋得了某机关办事员的职位,具体工作内容是接电话、发文件、做各类会议的记录员。我有些不解地问他:“这份工作与你的专业不是离得太远了吗?”他回答得很干脆:“总比去工厂强!”

  有调查表明,尽管外企有很高的收入,但想成为国家公务员的大学生还是比想去外企的多。这当中,虽然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具体想法,但看好党政机关工作轻松、职业稳定等条件的人居多数。

  国家机关的好处很多。首先是有房,其次是工作稳定。即使是经历了各大部委的调整减员,被精减下来的机关干部也仅仅是分流,而不是下岗。

  前几年,在经商热的大潮中,有不少机关干部认为机关是个清水衙门,与挣钱多的人相比,自己在经济收入上心理不平衡,于是“下海”了。然而,这两年来,原先“下海”的人,有的又纷纷爬上“岸”来。

  一位机关干部几年前停薪留职下海经商,由于钱挣得很顺利,所以一直有如鱼得水的良好感觉。不久前他得了一场大病且转成了慢性,眼看将要花费大量的医药费,他就办手续回原单位上班了。机关里的好处,对有些人来说更是深有体会。一位年轻朋友曾在某部委一个很有实权的部门工作。因学历高且能干,很受上级重用,两年时间他就从普通科员升到了正处级。但作为一个来自贫困山村家庭的长子,他考虑到众多弟妹学费的筹措需要一大笔钱,因此在百般犹豫之后他弃政从商了。在经商之前,他总把自己工作中的高成功率全部归结于自己的能力。经商之后,他才切身体会到,以往的顺利主要是由于自己身居要位并掌管了一定的权力。“处长”在北京的国家机关里是个很小的官位,但在离任之后,他才深刻体会到,这个小小的官职实际上对自己的“公务”和“私务”都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在充分意识到权力的分量后,他决定,一旦家庭的经济困境得到缓解,他将尽快地回到原单位工作。

  机关之所以成为大学生的求职热点,是因为它是一个“万宝囊”,能够同时满足多种人的需求。包括有志为官从政胸怀政治雄心的人;包括只想混个一官半职,捧上一个铁饭碗过安生日子的人,也包括谋个城市户口先落下脚来“曲线救国”的人。

  当经济改革这把大笤帚扫遍了各行各业,使许许多多的人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职业危机感时,人们突然发现,作为政府机构的国家机关是个舒适而且安稳的港湾。这里不属于经济改革的范畴,不是生产和服务业的第一线,体力上的劳动程度不高;这里也不是科教文卫的第一线,脑力上的操劳也不是那样巨大。求“安全”和“稳定”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性,因此,那些能给人带来高安全感且具有高稳定系数的职业,便成为不少中国人的求职意向。

  但是,人们发现,这种高安全感和高稳定感的单位,已经越来越少了,甚至到了你想稳定也稳定不了的程度。而且,高收入似乎总是与高风险连在一起。在这种夹缝中,中国人的求职观念也必然要随之改变。

摘引自《》


[关闭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