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日本索尼公司在招聘新员工时,对毕业生母校名称采用了“不准问、不准说、不准写”的“三不”招聘方式。对此,招聘统筹部部长金子武的解释是:“毕业生母校的名称往往妨碍人事部门工作人员客观地评价应聘者。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不一定都能在社会上充分发挥才干,只有将多种不同类型的人聚集在一起,才能更好地使之创造出新东西。”不仅如此,国内不少企业也竞相采用这种“不认牌子只认人”的招聘方式。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才招聘越来越趋向于客观、公正、科学。遗憾的是,这一趋向并没有被部分大学生注意到,他们受陈腐观念的影响,觉得十年寒窗后,就应该得到“黄金屋”、“金交椅”的优厚待遇,认为“名牌”就高人一等,是就业竞争中的一个重要法码。
应该说,大学毕业生只是一个“准人才”,要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才,必由之路是经历实践的洗礼。若躺在“名牌”上睡大觉,将就业希望寄托在“牌子”上,认为是“名牌”就应有“名位”,实是对“名牌”的亵渎。道理不言而喻,不论是“名牌”还是“杂牌”,是“正宗”还是“水货”,实践是一把公正的尺子,因为用人单位选择的是有真才实学的人,不是“校牌”。“名牌”不过是高考成功的一个标志,决不是叩开理想职业大门的“通行证”。
放下名牌天地宽。一名留美的计算机专业博士毕业后在美国找工作,结果好多家公司都不录用他,思来想去,他决定收起所有的学位证明,以一种“最低的身份”去求职。不久,他就被一家公司录用为程序输入员,但他干得一丝不苟。不久老板发现他能看出程序中的错误,非一般程序输入员所能比,这时他才亮出了学士证。老板给他换了个与大学毕业生对口的岗位。过一段时间,老板又发现他时常能提出许多独到的有价值的建议,远比一般大学毕业生高明。这时,他又亮出硕士证,老板见后又提升了他。再过一段时间,老板觉得他还是与别人不一样,就对他“质询”,此时他才拿出博士证。至此,老板对他的水平已有了全面的认识,毫不犹豫地重用了他。
掏出名牌,一拍即合的情况,确实存在,但拥有名牌的求职者渐渐感到,自己为名牌所累。小公司用不起,大公司不恭候的遭遇,往往令人一筹莫展。须知,人们对一个人的认识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初来乍到,给使用低了不相宜,若安排高了人家无把握,左右为难,只好让他另谋高就了。人不要怕被人看低,看低了,可以寻找机会全面地展示自己的才华,让别人一次又一次地对您“刮目相看”。
以点为基,由浅入深,这是相互认知的固有逻辑。以退为进,由低到高,这是自我推销的一种艺术。人们的期望与失望往往成反比,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用人单位对名牌大学生的期望值自然是“水涨船高”,这并不利于求职者轻装前进。若是真金,即便埋在地下,也会被人发现。一只善飞的小鸟,如果挂上一块金子,能飞多远?产品推销,越有名气越走俏,人才求职,放下名牌,必有一番奇异的天地。
摘引自《上海青年报》
[关闭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