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去年人才净增近一成

[关闭此文章]


(记者赵文骅)

  在100名上海人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和中级职称的人才达到了13人,这是4月13日由市人事局召开的2000年上海人才资源现状和发展报告会提供的信息。截止去年底,全市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职称的人才总量已经达到107.8万人,比上年增长了9.5%,已经完成人才发展九五计划的98.62%。据报告显示,1999年上海人才资源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人才多元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人才创新政策初显成效。

  ———人才多元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据统计,1999年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人才数比上年增长2.87%,而非国有经济组织人才数比上年增长22.78%,其中增长最快的是私营企业,增长了59.52%。

  ———人才分布调整取得成效。1999年全市人才在三种产业分布的结构调整加快,第一产业人才拥有量占1.56%,与上年基本持平;第二产业为26.03%,比上年下降2.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为72.41%,比上年增长了2.36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人才拥有量持续上升的同时,第三产业支柱行业的人才拥有量增长速度加快,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人才拥有量比上年增长了19.28%,金融保险业增长了18.36%,房地产业增长了10.15%。

  ———人才整体素质稳步提高。1999年底,在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高等院校毕业学历的人数已占58%,比上年增长了2.79个百分点,具有高级和中级职称所占的比例分别比上年增长了0.19和0.92个百分点。人才的年龄结构不断优化,在专业技术人员中,35岁以下的占了39.41%,在高级职称人员中,35岁以下的也占了5.27%。本市高层次人才群体组合结构不断完善,1999年底,全市拥有两院院士137名,比上年增加11.38%,有突出贡献的中青专家343名,比上年增加了31.15%,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达到9千多名,比上年增加了1.7倍。

  ———创新机制,人才集聚功能初现端倪。柔性流动的人才政策,为人才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创造了新的模式;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聘用制,落实了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档案工资与实际工资的分离,使工资分配的激励作用逐步得到体现。

  ———创新政策,接受高校毕业生成为人才资源发展的主动力。对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开放门户”,取消黄、蓝表,使1999年底高校本市生源就业签约率达到87%,全年引进外地生源1.6万人,比上年增长25%,创历史新高。

  ———创新方法,“引智”、“育人”工程成效显著。1999年引进国内优秀人才7095人,比上年增长1.15倍;通过市人事局直接引进海外留学生315人,其中博士131人,硕士127人,注册留学生企业132家。1999年,全市各级机关、国有事业企业单位参加各类培训的人数达到32.34万人。

  报告会同时披露,上海人才资源的发展,还存在人才的素质、专业、分布等结构不尽合理;高新技术人才严重短缺;部分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不佳,导致接收人才、吸引人才、储备人才能力的下降等问题。

摘引自《人才市场报》


[关闭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