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就业形势喜中有忧

[关闭此文章]


  据教育部统计,今年各用人单位对计算机、通讯、电子、医药、土建、机械、自动化、师范等科类专业毕业生需求很旺,而法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艺术学、体育学、国贸、财经、新闻、管理、职教、中医、动植物、环保、轻工食品、农业推广、农林工程等科类专业社会需求很少……

  2000年是世纪之交的一年,人们在迎接新世纪即将到来的同时,也更多关注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就业期望与就业情况。

  1999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101.1万人,其中研究生5.8万,本科生43.8 万,专科生51.5万人。去年因受经济形势和机构改革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处于低迷状态,社会对部委高校和地方院校毕业生的需求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特别是地方院校本专科需求量平均下降10%—15%,其中专科生下降幅度更大一些,许多省份的供需比仅为1∶ 0.5—1∶0.7,就业形势比较严峻。

  2000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107万人,其中毕业生研究生约6万,本专科毕业生约101万,毕业生就业形势和1999年相比虽略有好转,但仍然不容乐观。

  1.从全国总需求情况看,2000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脱困的最后一年,生产经营尚未完全走出困境,下岗问题仍很突出,国有经济在原有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上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余地已经不大,很难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据有关方面预测:2000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约在7%—8%之间,新增就业机会约400万—600万个,而劳动力供给却维持在很高的水平。2000年新进入劳动年龄的劳动力为1000万人,新增下岗职工约500万—600万人,加上1999年接转劳动力供给(下岗+失业)1290万,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此外,中央部委机构改革刚刚结束,省级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便提上日程,机构的裁并与人员的精简对毕业生的接收也将产生很大影响。今年从各地反映的需求情况看,区域差异越来越大,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及一些中心城市对毕业生的需求有所增加,用人单位要人的积极性比较高,但其他地区毕业生就业需求仍处于低迷状态,中西部及东北部等省区已连续几年出现毕业生供过于求的现象,本科以下毕业生的就业越来越难。

  2.从需求层次和学科专业看,不同学历层次的供需情况极不平衡。研究生供不应求,供需比可达1∶4以上,专科生供大于求,需求量不足30%,一方面高层次高学历的毕业生争夺大战愈演愈烈,另一方面低层次低学历的毕业生就业愈发困难,二者形成鲜明反差。这从去年年末及今年年初各种不同形式的毕业生招聘会上就可略见一斑。在学科专业方,随着高科技产业的迅猛发展和国家对基础设施投资的加大,计算机、通讯、电子、医药、土建、机械、自动化、师范等科类专业社会需求很旺,而法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艺术学、体育学、国贸、财经、新闻、管理、职教、中医、动植物、环保、轻工食品、农业推广、农林工程等科类专业社会需求很少,本科生需求不到1/2,专科生需求不到1/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已从原来“统包统配”的计划分配形式逐步过渡到不包分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高校毕业生就业逐渐呈现出就业机制市场化、就业渠道多元化、就业指导专业化、就业服务网络化、就业关系合同化的特点。 

摘引自《精品购物指南》


[关闭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