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岗求职面面观

[关闭此文章]

   如今的年轻人求职,已经摒弃了那种“从一而终”的老观念,而是奔着“更好、更强”的求职方向迈进。为了达到这一求职目标,青年人便以其独有的年龄优势、知识结构优势和技能优势,在不断地跳槽,以选择、寻求到更为适合自己、更为可心的好工作。

  很多人是端着饭碗找饭碗,有的是工作待遇不错,只是不能更好地发挥特长,所以,他们不满足现状,带看“银饭碗”找“金饭碗”。有一位女编辑,从外地到北京上大学毕业后,为能留北京,便先在京郊一家县级新闻单位暂时栖下身来,经过一两年的过渡,便跳槽到一家市级的内部报纸,经过一年的锻炼,当内部报纸转为公开发行后,又跳到了另一家更有影响的市级大报。此举不仅使她在工作、事业上完成了一次次质的飞跃,而且在收入上也从月薪千余元蹦到数千元。一位从陕西来京的李女士,在古城附近给一位南方老板站柜台卖鞋,由于干得好,月薪从500元起加,加到了900元,她仍不满足,不断地跟老板谈加薪之事。尚属小本经营的老板因无力再加,这位李女士便跳槽到城里一家鞋城卖鞋,月薪拿到了1500元。

  也有一些人是因为单位效益差或前途暗淡甚至已面临下岗的危险,一面捧着尚可度日的“旧饭碗”,一面抓紧时间到人才市场上找“新饭碗”。端庄、美丽、大方的曾小姐,学的是文秘管理专业,会电脑打字,文字功底也不错,在从事单位文秘和办公事文员的4年间,她工作认真,踏实,并显示出较强的独立办事能力,只是单位半死不活的,工资很低,于是她便跳槽到另一家公司当文员,月薪在千元以上。

  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寻找兼职,这些人往往有一份比较称心的工作,出于经济原因,也通过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在报刊上登广告、托熟人找关系等多种渠道,在端着“大饭碗”的同时再找“小饭碗”。23岁的兰州某女青年,是经济法专业的大本毕业生,英语四级水平,会操作多种电脑软件,她已在香港一家出版社驻京机构干了1年的编辑,从事图书选题策划、组稿等工作。但她对现状仍不满足,在人才市场报上登出广告,想要寻找更好的工作。她说,如果找不到更好的,就要找个兼职的,现在对她来讲,实在是太需要钱了,因为家里唯一有工资收入的父亲已经去世,母亲是家庭妇女,去年又得了高血压,弟弟刚刚开始上大学,家里的生活开支全得向她要。她说,不管兼职是否合法,她都要干上一段时间。

  这种带岗求职者的增多,也带动了许多在较大学生老早就开始找工作。来自山西太原、擅长唱歌跳舞想当导游的某女大学生,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学习还没毕业,就开始托人、登应聘广告找“婆家”了。一位来自河南的硕士研究生,在校时就先后在两家报社实习,从而较早地奠定了工作基础,特别是人事关系的基础,等一毕业就顺利地办妥了留京和正式调入其中一家报社的各种手续。

  俗话所说的“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正是青年人这种求职新观念、新动向的真实写照。这并不是说年龄大的求职者没有这种心,只是诸多客观因素制约了在职的中老年人对待职业选择的态度。有关人士指出,青年人进行人才流动、寻找更好工作本无可厚非,但在跳槽易主前,也要对自己长远的事业前途想仔细了,至少应慎重、慎行、考虑周全一些,这还是很必要的。(彭援军)


[关闭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