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什么吸引一流人才
——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李开复访谈

[关闭此文章]


  话题背景

  美国微软公司在北京中关村建立微软(中国)研究院,计划3年投资8000万美元,招揽100名软件研究人员,已开始在北京、上海、合肥物色人选

  李开复计算机博士,世界上第一个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的开发者。曾在苹果公司主管多媒体部门,后又任SGI公司要职。今年7月加盟微软,11月出任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现年37岁

  “最有趣的事,是与一批比我更聪明的人一起工作”

  记者:作为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你是否有信心吸引那么多你所需要的人呢?

  李开复:我想,我加入微软的理由,可能也是其他人加入微软的理由。对我而言,工作上最有趣的事,是与一批聪明的和比我更聪明的人一起工作。而微软正具备这种条件,那里有许多非常优秀的人才。微软在美国的研究院,有世界一流的队伍,计算机世界最高奖———图林奖的得主就有两位,还有金象奖、美国总统颁发的科技贡献奖,微软都获得过。这些人都是令我崇拜的。微软的整个环境是开放的,人才济济。在相当一批被提拔的人中,有的是30多岁,有的也就20多岁。作为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我也将为优秀的人才提供这种环境。微软还有一个特殊的吸引力,这就是,你如果做出一个很了不起的东西,有一天,真的会有几千万人、几亿人享用,让你很有成就感。

  微软现有3000多百万富翁,不过钱不是唯一吸引力

  记者:在中国,许多人知道微软造就了不少百万富翁,这一点可以吸引人才。

  李:微软采取的是股权认购的办法。公司员工账面上的工资并不高,大部分来微软的人,工资都比原来降低了。可是,公司认为,每个人的待遇不能仅仅体现在每月拿的薪水上,宁愿将更多的待遇放在认股权上。希望每个人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能感受到自己是公司的股东。公司的成功,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成功。这样大家都会像老板一样做事认真。

  记者:以微软员工来说,杰出人才多、个人的成就感大与物质待遇高,哪个因素最重要呢?

  李:微软现在有3000多名百万富翁,还有几千人即将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有几十个,亿万富翁也有。钱是很重要,每个人付出努力取得成果之后得到这种奖励,都很高兴。不过,大家也不完全是为了钱。很多人现在挣的钱已经够花一辈子了,为什么都不退休或离开微软呢?可见,大家进入微软,钱不是唯一的吸引力。如果有人进微软不是为了得到创造的机会,只是为了成为百万富翁,我绝不会要。对我而言,一个公司必须有雄厚的资本,而且资本对科研要有明确的承诺,这些比个人所得更重要。

  让科研人员做自己想做的事,鼓励成功,也鼓励失败

  记者:科研人员从事的工作大都是极具个性的。微软靠什么将这些人的才智发挥出来?

  李:在微软(中国)研究院,我们从事的是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有它的特性。如果将基础研究的目光放得太短,把成功的要求提得太高,做出来的工作肯定不会对科学、对社会有太大的贡献。如果要求每个研究都成功的话,干脆开公司算了。一定要给科研人员足够的空间,要鼓励成功,也要鼓励失败。失败其实很重要。做研究的人有两个很大的毛病,一个是立项时,就确认它会成功,然后去证明它的成功。另一个毛病是不承认失败,这个错误更严重。

  我们的做法是,要求大家将眼光放远一点,研究一些公司5年后要做的东西,成功了最好,失败也不要紧,赶快换一个方法来做。在研究院,每一个人都用最真诚的、平等的方式,将自己的思路讲出来,如果觉得对方讲得不对,那我会说:你这个方法不对。也可能谁也说服不了谁,那就各自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做。最后,是谁错了,谁就改正。

  不同意你,但支持你

  记者:在语音识别系统研究开始时,你的老板和导师最初并不同意你的想法,但他支持你按自己的方法做。

  李:这方面微软做得也比较成功。在微软的研究部,我不会因为某个研究的方式,而否定某个想法,我没有这样的权力。我不同意你(的想法),但我支持你。我们管理的方式是,信任每一位研究员,他们是各个领域的专家。我决不会在他的领域里,对他有任何的要求,而是由他自己决定怎么做。我信任他们。我只对公司的方向、科研方向、科技发展方向提出一些看法。我所要做的就是创造一种环境。

  记者:对一流的科研人员来说,这可能比巨额报酬更有吸引力。

  李:很高兴你能这样看。我们来自中国的研究人员现在可能还不相信这一点。我们不希望一夜之间改变原有的文化。我自己会以身作则,做出一些事来让他们看,让他们信,让他们尝试。我们希望,微软(中国)研究院也能为中国的科研管理做出一些贡献。

  一流的学生大都要出国,这是中国的担心,也是微软的担心

  记者:您在北京、上海、合肥走了十多天了,现在信心如何?

  李:我信心最足的地方是,在每个地方,看到学生都非常用功、刻苦,做学问基础比较好。北京学生在公司实践的比较多,经验比较丰富;上海学生爱谈自己想去做什么,对未来要求比较高;合肥学生可能实践经验少了一些,但很认真、踏实。我希望微软(中国)研究院,有北京学生,有上海学生,也有合肥学生,互相取长补短。我们一定能找到优秀的人才。但是,让我比较担心的是,一流的学生现在大都要求出国。这个担心是中国的担心,也是微软的担心。我有信心,给我一些时间,我能够说服他们,请他们留下来。这么多的人才,如果都出国了,对国家来说是一种损失。我们做研究的人,应该反省一下,怎样提供一个读书、研究的环境,让他们好好地留下来。

人民日报记者谢卫群


[关闭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