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找一份暑期工,广州某师范院校的一女大学生到某中介机构交了100多元报名费。当她好不容易按址找到“工作单位”时,不由傻了眼———眼前除了一个乱糟糟的建筑工地外什么也没有。
近来,本报收到不少此类投诉。近日,本报几位实习生为此作了一番亲身体验。
小康到位于天河宏城广场内的某精品店打暑期工。面试时,老板承诺按每天45元的标准算工钱。但三天后当小康提出不干时,老板却以小康的销售成绩不理想而拒绝付钱。力争下,老板才勉强给了35元一天。
小郑到位于广州大道附近的某公司应聘社区调查员及家教。只见那公司全部家当只有一张桌子、一部电话和几个文件夹,但前来应聘的学生却不少。每位应聘者都必须先交20元报名费,接着是100元的工作押金。见小郑犹豫,该公司马上为他制作了一个盖有公司印章的胸卡,并说只要小郑他们联系到一个需要家教的家庭,就能得到50元提成。但4天后小郑发现该公司已人去楼空。
当然,也确实有人打暑期工赚了钱的。善于编程的小夏目前正在某软件开发公司做暑期工,每月工资1800元;某校艺术系的几位学生,为番禺某景点做雕塑工作,除了吃住之外,每月有800元收入。
但是,大部分有过打暑期工经历的学生都表示,即使不受骗,打暑期工也赚不了什么钱———除去每天四处奔波所需的车费,所剩也无几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表示不想去做暑期工。他们说,要踏足社会,也不在乎早这一两年。
一些高校的教师认为,不少学生受骗是因为太急功近利,很多公司破绽多多,只要头脑稍微清醒一般都不会上当。
转摘自《羊城晚报版》
[关闭此文章]